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又不好将靠山雕等人的真实身份如实告知,只说他们是与岑殊交好的荆州义士。
江家人不疑有他,热情招待了这几个大汉。可靠山雕等人却因“荆州义士”这个名头,羞得无地自容。
在无名之山休整了一日后,靠山雕等人便带着江半月先前备下的所有存货,马不停蹄的又往回赶。
江半月原本是打算待到乡试放榜之后,与父兄一同回家的。可荆州城的购买力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她先前去的那些零嘴儿,原本是打算买上一两个月的。就算是出了靠山雕这百来人的意外,她也没想过他们可以上手这般快,十天不到就将货物卖了个干干净净.......
是以她如今只能留在家中,号召山中各家亲戚们,帮忙一起收果园里的成熟的水果,又手把手的指导袁家五个舅妈,制作果干果铺以及油炸薯片等一些炒货,以免又出现货不供求的情况。
这时的江半月并不知道,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头......
靠山雕回到荆州城后,又紧锣密鼓的让小弟们出门兜售零嘴儿,这生意比之先前好要红火几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城中几乎人人都吃过了这新奇的零嘴儿。
毕竟零嘴儿不像粮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且吃多了也会腻味。
这波盛行一时的“果脯热”,渐渐降了下来,果脯炒货都隐隐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
就在这时靠山雕那百来个小弟里,竟出现了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
这刘福长得一脸忠厚,性子却十分活络,不然也不会成为“荆州恶\/势力”中的一个小头目。
他先是打好了货郎的行头,又邀了手下几个兄弟,跑到荆州下县,以及人口密集的镇上,甚至不辞辛苦的跑到村里去叫卖果脯炒货。
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显著,每日的销售额就属他最高了。其他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他的做法。
于是“袁家果脯”的名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名扬整个荆州,又带起了一波“零嘴儿热”。
靠山雕带回荆州的大量存货,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撇去百来人每日吃喝所用,挣来的银钱都快破千两了。
从未见过这般多银钱的靠山雕是又惊又喜,总算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了,可照眼下这个速度卖下去,不出十天半个月怕是又要断货了。
于是靠山雕又心急火燎的带上更多的人手,前往无名之山提货去了......
然后一心想看乡试龙虎榜的江半月,在去荆州的路上被靠山雕等人堵了个正着,又可怜巴巴的掉转车头回家去了.....
听闻“袁家果脯”的形式一派大好,江半月心中自然欢喜,可为了备货而错过父兄乡试放榜,却又让她觉得意难平......
在靠山雕一干小弟们与江袁两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过半年荆州城便有了一家主打上门服务,专卖零食的“袁氏铺子”。
又过了半年,荆州境内各下县,乃至各乡镇上都有了“袁氏铺子”的分号,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没能如愿以偿的见到老友的江诚,这两日在朱宅可没有闲着。
他整日盯着朱挚读书练字,恨不得三天之内,将这个没有读书天赋的弟子,培养成一个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天才。
至于他为何对这蠢笨小儿如此上心?
还不是因为自家女儿在回家之前,稍稍提了那么一嘴,正言兄(石浩仁)会在乡试之后,考校朱挚的学识.......
朱挚每天都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呢?
白日里他被江师兄督促练字时,自家老师会在突然出现在书房,看过他的字迹后,便唉声叹气的来回踱步......
这举动更是让他静不下心来了,那手本就不怎么美观的字迹,愣是写得像鸡爪子抓出来一般。
然后......
老师的文人风度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指着他口吐芬芳,还半点儿不带脏......
到了晚上岑师兄把他从被子里抓起来背书,自家老师又会像个幽灵一般出现在他的房中,目光灼灼的盯着他,搅得他心神不宁,大半个晚上背不出百八十字......
然后......
风光霁月的岑师兄,在老师的示意下,变得面目可憎,抓着他就是一顿毒打......
家中长辈得知此事后,纷纷感慨老师待他如子侄,爱之深,责之切.......
朱挚如今是想哭都没处去哭了......
只能默默悲叹:读书什么的,实在是太难了!
可怜的朱挚恐怕就是抓秃头了,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被这样对待。
江诚之所以这般焦虑,只因他素来好脸面,不愿头一回收的徒弟被好友看轻。
而岑殊与小二郎,也趁着这个机会,大大的出了一口心中恶气......
转眼便到了三日后。
正值晌午,江诚打了好酒,领着俩儿子来到了高升客栈。
他甫一进门,便看到了经年未见的老友,正坐在大堂中央,俨然一副在等人的模样。
江诚心中顿时了然,想来是高老将他来过的事,告知了两位旧友,故此他们坐在这般显眼的位置上。
他压着内心的激动,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上前去,“伯文兄!正言兄!”
甄达与石浩仁闻声转过头来,见来人亦是难掩激动,起身拱手相迎。
“子由兄!”
三人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却相视无言,默默红了眼,心中都深知这人多嘴杂的客栈,不是叙旧的最佳之地。
岑殊出声打破了沉默,他朝着二人拱手见礼,“见过两位伯父!”
甄达一眼便认出了岑殊,却不知他身旁的少年是何身份。
“这是愚郎!这位是?”
江城笑着与他们介绍道:“这是我家二儿子,霁郎。”
小二郎拱手施礼道:“小子霁郎,见过两位伯父。”
石浩仁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道:“好小子!听闻你十六便考中了秀才,比起你爹来可要顺遂多了!”
他早就得知江家兄弟二人,开春过了童生试,后又过了院试,如今的江家有着父子三人皆秀才的殊荣。
可他却没想到这两个小辈会一鼓作气的考乡试......
少年秀才小二郎早就被夸得内心毫无波澜了,他如善从流的自谦道:“多谢世伯谬赞,小子是运气好,将将掉在了车尾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