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 第127章 殿下,您收手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二十七章:殿下,您收手吧!!

    赵允言的身前,黑衣和尚的神色有些古怪。

    他的眼里满是失望和无奈。

    可偏偏面前的这个家伙还无动于衷!

    赵允言此时正在狂喜之中。

    “出兵,马上出兵!”赵允言一拍桌子,将桌子上的笔架都给打翻在地。

    “王爷,咱们……,怕是要慎重啊。”

    和尚脸色一苦。

    “慎重个屁!”

    赵允言一拳锤在桌子上,咬牙切齿的道:“他是抢的我父王的皇位,如今天大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整个汴京城,只有守备军的两万人!”

    “殿前司御直营接管城门,汴京城空悬无守,只要可以出兵直入汴京城!本王定然可以破城登位。”

    老和尚也陷入了疑惑之中。

    事情,不该发展的这么顺利啊。

    可事到如今,那两万叛军都已经在京城之中呆了足足七天了,那太子还没出手,据说这两万人正在和朝廷谈判。

    而且看朝廷的态度,似乎是要服软啊。

    朝廷若是服软,他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太子赵琮失去圣恩,没有了上位的机会,他的最终目标‘屠龙’就算是成功。

    赵允言没再跟老和尚说什么,他觉得老和尚谨慎过头了。

    太子惹出这么一大摊子事,赵曙又不再有心争皇位,那么皇位只有自己这个皇帝侄子可以继承。

    甚至,自己都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将话传给汴京城里面的那些公卿,自会有人给自己开门!

    赵允言想的很好。

    当晚,楚王府召集人马。

    “对了,去看看董昭那厮在哪。”

    赵允言转头,凶恶的说道。

    王府护卫检查了一番,这才急匆匆的跑回来:“王爷,董昭,跑了!”

    “追!”赵允言大惊失色。

    董昭这厮肯定是得到了自己要出兵的消息,此时定然回京报信去了。

    赵允言的人除了那些山里的土匪,还有江陵府的三千民兵,这些民兵都是他花钱收买的,每年光是养活这些人都要花费不菲的费用。

    郭义晦账本上很大一部分的钱,都是给了他楚王府。

    当然,除了这些,赵允言还有其他的进项。

    军额,每年赵祯的赏赐,还有江陵府漕运的税收,都可以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

    而用这些钱,他养活了三个土匪的帮派,以及一支三千人的民兵。

    说来可笑,他养活这些人所耗费的钱财,都是大宋自身的钱!军械,马匹,都是朝廷自己的。

    一天时间,赵允言就将人马召集齐整。

    随后,自江陵府坐船一路北上入京。

    而此时,汴京城之中已经是一团乱麻。

    政事堂诸位相公头皮发麻,自这些叛军驻军在城中之后,已经在周边疏散了近万的百姓!叛军的头领和朝廷谈判,要求放了钱文通等人。

    原本包拯和欧阳修都已经答应了,可赵琮就是不放人。

    所以局面一下子僵住。

    “殿下,老臣恳请殿下,放了他们吧。”

    东宫,包拯面色憔悴的低头请求,他年纪也大了,站在东宫站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见到赵琮。

    “给包龙图看座。”赵琮没抬头,自顾自的道。

    苏南搬来椅子,包拯却没坐下。

    “殿下,您到底要做什么?”

    包拯的声音已经几近颤抖,话语之中的无奈和急切已经到了极致。

    “七日时间,汴京城乱作一团,那些叛军毁坏店铺数百,伤人上千,整个汴京城已经风雨飘摇!”

    “若是再不归心,怕是会乱啊,殿下!”

    颤抖着手,包拯声泪俱下。

    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情况,想要快平叛唯一的办法就是朝廷服软既往不咎。

    那两万人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样安在汴京城的胸口,随时可能会暴乱对皇宫造成影响。

    殿前司的人不能动,任宽的人要去时刻防范叛军,如今汴京城城门守卫薄弱,京畿各县调来的禁军简直是不堪入目。

    包拯来劝,是真的已经急了。

    可赵琮,似乎并不以为意。

    “包龙图,您有没有想过,朝廷服软将来有什么样的后果?”赵琮蔚然一叹。

    包拯则是身体一僵,他又如何不知道,这么做,等于是开创了造反无罪的先例,等于是开了一个口子!

    若是以后又有人造反,就有了无罪的借口。

    那以后谁还拿大宋的律令当一回事?

    “殿下,今日只有你我两人,您跟老臣交个底,您到底想做什么。”

    “改了盐政,惩治了皇城司,您现在又将手伸到了铁案和禁军之中……,不知不觉殿下的手,已经伸到了昔日范希文都不曾伸到的地方。”

    原先在赵琮刚刚进宫的时候,包拯和欧阳修都觉得赵琮是他们这一派的人,赵琮有意改革新政,这是好事。

    但是前提,赵琮要和他们的意见一致,也就是说,进退都应该由他们这些宰相来操持,不应该是赵琮这个太子亲自来。

    可如今太子赵琮几番胡闹下来,将整个大宋都搅动的风雨飘摇,包拯和欧阳修都觉得,事情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起初,是韩琦最为迫切的想要阻止赵琮,可是在这一次的事情上,韩琦居然没有发声。

    这让包拯有些心慌了。

    “孤想做什么?”赵琮终于抬头,放下了手里的毛笔。

    他沉吟一阵,抬头看着包拯,问道:“包龙图,当初范希文想要改的时候,您怎么看?”

    包拯气呼呼的顺了两口气,这才缓缓道:“范希文乃是真正的大无畏之人,新政之中,条条公平,实乃可行之政。”

    “是啊,范文正公的新政条条公平!的确是相当的出色,可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这问题让包拯脸色陡然顿住。

    “新政失败,失败的很彻底,包龙图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可究竟为什么失败呢?”

    “在孤看来,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太多,当权者的利益!以至于就连官家都保不住你们。”

    “所谓新政,看似落实,实则只是纸上谈兵!只有你们几位相公跳的欢,以为只要将政令颁布下去,就可以天下太平。”

    “和你们有实施者,有执法者,有公正者吗?没有!大宋有一句老话,来法不下乡,这句话,包龙图可曾仔细的解读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