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书红楼,李纨的诰命之路 > 第40章 贾兰的心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纨感叹创业之路不顺,出师未捷,一边把手里的银钱全都摆出来放到床上数了起来。

    嫁入贾府这些年,虽然没了嫁妆,老太太倒是个大方的,给自己每月20两的月例,给太太们同等,这些年自己也不乱花,顶多是打赏下人,再加上年节的赏,统共攒了有将近八百两银子。

    这次出来王夫人给了一千两,只是换这院子就用去三百两,进来后修整,又用去三百两,酱园子投资了二百两。

    再加上杂七杂八,丫头、婆子的工钱,贾兰的束?,整整算下来倒是真把自己原本攒的钱花了个一干二净。

    还好有王夫人给的一千两,不然自己酱园子都没了钱去运营。

    李纨还在感叹自己穷,就见贾兰在门外探头探脑。

    李纨招手让他进来,贾兰才整了整衣襟,恭恭敬敬的进了门。

    向李纨一礼,然后递上了自己新作的文章给李纨。

    李纨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头痛。自己的文言文水平论语都读不全乎,贾兰却已经在研究《尚书》和《礼记》了。

    李纨先是夸奖了一番字迹工整,然后就坦白的对贾兰说,“我儿确是比同龄人渊博,只是娘读书不多,给不得你指点。”

    贾兰一礼,“儿子让娘亲为难了”又说道,“并非让娘指点,只是儿子知道娘一直与林姑姑有通信,可否帮儿子也也捎一封?

    原本可以让竹高传给老爷,只是觉得才学还不够,想先得姑姑指点,又所小成在拿给老爷看。”

    李纨依旧不习惯贾兰一板一眼的说话方式,第n次的提醒他,“娘亲面前不用这样多礼。”

    贾兰也是第n次的回复李纨,“礼不可废,况且今日我在娘亲面前疏忽了,他日就有借口在先生面前疏忽,这不可取。”

    李纨无奈,就结果了贾兰的文章,“可是要一并捎给林姑姑帮你看看?”

    贾兰确是憋红了脸,半天才说道,“娘可不可以帮我捎给薛姑姑看看?”

    薛宝钗?

    李纨有些惊讶,自己一向亲黛玉远宝钗,这是不是有点...

    贾兰上一句话刚出口,立马补充道,“没有说林姑姑不好的意思。”

    李纨笑问,“为什么一定要找薛姑姑呢?林姑姑的文章诗词也是数一数二的。”

    贾兰正色道,“林姑姑诗词自然是数一数二,若是贾兰闲暇之间做了诗词,能得林姑姑指点那时求之不得的事。

    只是素来‘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今日我得了文章,又见那日薛姑姑提了‘金榜题名五色春’在那里,就知道薛姑姑的‘道’与我相同,因此才想找她指点。”

    这文绉绉的话让李纨实在听的云里雾里。

    实在忍不住就对贾兰说,“说人话!”

    贾兰似乎也有些习惯了李纨时不时崩塌的慈母形象,见她这样说,只好换了说话方式。

    “林姑姑是天上的仙子,诗词之中自然带着仙气,若论风流别致自然是林姑姑为首。

    只是我进书院求学,却不是为做出风流诗词的。民生多艰,文章之中能见市侩,才不往我进学一场,因此才寻薛姑姑。

    有人觉得姑娘家满口经济学问,就不是清白女儿家了,我却偏喜欢这经济学问,若是全天下的人都不做这经济学问了,只怕也没有个能让他安静做诗词的清净地方了。”

    贾兰说的隐晦,李纨确听出来了,这个‘有人’只怕就是指贾宝玉了。所以是,红楼梦中但凡有些本事的男子都不喜欢贾宝玉么。

    “你不喜欢你宝叔叔?”

    贾兰撇了撇嘴,“他是叔叔,兰儿不敢不喜欢。”

    李纨压低声音,八卦的追问“在娘亲面前没事儿,兰儿尽管说,娘替你保密。”

    贾兰得了这话,有些义愤,“自去了书院,我们同学之间也常常交谈。同学大多来自书香大家,说起开蒙,往往是自己的亲叔伯。

    进了书院第一日,先生便要我们临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不讲意思,只说这句话写好背熟了才有资格进学。

    兰儿起初并不明白,可是其他同学,有的家中叔父镇守边疆保一方平安;有的大伯为一方父母,受百姓爱戴;也有家中贫寒的,可他兄长知礼明事,只等着他学成归来,兄弟齐心带乡亲脱贫。”

    贾兰看了李纨一眼,确定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漫天的言论觉得无趣,就接着说,“兰儿不敢托大,那立心立命的事情只怕也轮不到兰儿来做。只是想有团结一心的兄弟叔伯,拧在一起有番作为。我既入了这金陵最好的书院,总该留下名姓才不枉走上一遭。”

    贾兰委屈的红了眼,“可是兰儿,既没有兄弟齐心,叔叔们又...

    一个整日混在脂粉堆中,一个被扒了裤子扔在仆妇家门口,整个书院中,没有比兰儿更加丢人的学子了。”

    贾兰一口气说完,也觉得心中畅快不少。

    畅快之下,又觉得自己作为晚辈,背后议论叔父不是君子所为,瘪了嘴,犹豫了一瞬,弱弱的说道,“娘亲要替我保密。”

    李纨心中大震,看着贾兰这小小的人身上似乎发出了光环。

    还记得自己小学时的课文,那时老师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还只会懵懂的傻笑。

    可是真的有人,在8岁的年龄就已经有了为国为民的觉悟了?

    这真实吗?

    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李纨拉了贾兰在怀里,摸了摸他的头。“兰儿想怎么做?”

    贾兰心中自然是有一番想法,只是到底只有8岁。

    贾兰闷闷的说,“自己虽年幼,可是自贵妃娘娘省亲之后,自己闲暇也略在心中算算,府内这些年竟是出的多进的少。

    又见林姑姑归来,身边却未带财产,想来也是尽数归了府中。

    也不见娘亲的嫁妆,即便这样仍然常听见婶娘(王熙凤)念叨入不敷出。”

    抬头看了李纨一眼之后,又继续补充,“偌大一个府邸,只靠女子的傍身银子过活,可见是当家男子无用。

    兰儿有心读书,重振家业,只是还不知要多少年后才有成效。

    有时在想,家中长辈若是都像宝叔那样,只在脂粉堆中过活倒也罢了。

    只怕是有人在外兴风作浪、欺男霸女。恐怕这府中撑不到兰儿长成,就得败落了。”

    李纨心中不禁默默念了一句,预言家!

    贾府败落时贾兰不过十三四岁,即便是天才,也是无力回天了。

    李纨心下想着,贾府这烂到根子的破船,只怕神仙来了也保不住了。

    自己只要保住女儿家,再凭着节妇身份脱罪,给贾兰赢个清白之身,以后的日子就他自己去走就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纨一心经商的原因,日后贾兰落个商贾出身,也总比罪臣出身要好的多。

    心里这么想着,却不能直接跟贾兰说。

    于是李纨安慰贾兰,就像前世自己的父母安慰自己一样。

    “兰儿这个年纪,还是要把精力放在读书上,毕竟我们先要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去谈什么立身立命的事情对吧?”

    李纨忍不住想起以前父母那些把自己耳朵磨出茧来的话,“学生的主业就是读书!你先学好习,别想有的没的!考上了好大学,才有资格谈以后!”

    以前自己听到这话就头疼,烦的要命,现在却再也听不到了。

    自己倒是有点理解父母了。实在因为能力有限,除了让你努力读书,也真的再也帮你找不到别的出路了。

    只是不晓得贾兰听见自己如今这样说会不会一样觉得厌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