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银朱见藤黄抱着九九的脚步声完全消失,这才悄声道:“娘娘,皇上已经到凤仪宫了。”
皇后昏昏沉沉许久,太医换了很多种药方子,但每一样都石沉大海,每次回报都战战兢兢,生怕上头一个冲动就让他们去地底下提前候着。
今日皇后却突然有了精神,连眼神也清明了,还问了皇上这时候在哪,有没有闲暇。
边上侍奉的人看皇后枯槁已久的脸色上带了一点不自然的红晕,心知这回是真的回光返照,眼圈不自觉的红了,连忙擦着眼泪派人兵分几路,分别去太医院、勤政殿和凤仪宫报信。
皇帝当时正在御书房召见几位重臣,见凤仪宫前来报信的那个太监两眼通红,话都快说不出来了,心里咯噔一声,恍惚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撇下书房里的几个大臣,大步往凤仪宫赶去。
他去的时间正好,皇后刚刚喝完一碗参汤,正在宫人的搀扶下靠在床头,命人拿着梳子为她抿了因为好些日子没有打理的头发。
屋子里还焚了一把香,略微驱散了一点已经绵延许久的药味。
皇帝大踏步进来,皇后抬头惊讶的露出了一个有些虚弱的笑容:“皇上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皇上只觉得浑身冰凉。
太阳渐渐落下,皇帝从凤仪宫走了出来。
皇后今日说了很多话,但此刻皇帝只记得,在最后,皇后带了一点期待轻轻问他:“皇上,从建章元年入宫至今,九年里三年宫妃,六年皇后,我做的好吗?”
报丧的云板响起,由近及远,逐渐连成一片。
建章九年十月,皇后吴氏,殁于凤仪宫。
奉太皇太后懿旨,淑妃张氏和淑容卫氏,共同操持一切事宜。
宫内有妃嫔,宫外自然是礼部。
礼部这几年已经办了三次国丧,一次皇帝去世、两次太后丧礼,其中一次更在数月之前,一应流程都是熟悉的,如今操办皇后丧礼,也是稳稳当当。
顺利之余,就忍不住开始琢磨别的事,比如说,下一任皇后。
为的不仅是国母之位,还有在皇帝已经有了几个皇子的情况下,皇后人选后面隐隐关连的太子之位。
只是他们到底有脑子,深知皇后尸骨未寒,短期内这个话题实在不宜向皇帝公开提起,只是私下四处串联。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内外命妇举哀之时,皇帝自己在长乐宫里和太皇太后提起了这个话题。
蒋杉震惊的看着皇帝。
虽然她并不觉得皇帝皇后的感情有多少,但至于凉薄至此吗?
皇帝看着蒋杉的眼神,只是叹了口气,“这是皇后的意思。”
蒋杉沉默了。
这确实是皇后的风格。
根据银朱的回报,皇后那日和皇上密谈许久,其间内容无人知晓,没想到皇帝自己提起了。
蒋杉缓缓的说:“皇后怎么说?”
皇帝罕见的犹豫了一下:“皇后属意.......淑妃。”
蒋杉静了一会:“大皇子已经出阁读书,孝悌友爱,聪颖好学,淑妃教得很好。”
蒋杉和皇后处了十来年,对她的性格也算清楚,她选择交集不多的淑妃,是为了大皇子。
大皇子已经九岁,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半个大人了,他的弟弟们却还是稚龄。
在皇后或者说本朝土著的观念里,早立国本,是稳定朝局的大事,前朝就有皇帝一直拖着不定,结果几位皇子相争多年,无数人卷入党争,朝局几度动荡的旧例。
那场旷日持久的夺嫡之争结束之后,失败者固然家破人亡,但胜利者也一样精疲力竭。
早就有人上本向皇帝提起太子一位的归属,但皇帝只说皇子皆年幼,准备再看几年。
从前皇后自认为自己是后宫妇人,不便开口干涉朝政,只是私下和蒋杉提了几次,见太皇太后没有动静,也不敢多说。
如今弥留之际重提,是意在借后位归属,暗示皇帝。
她害怕皇帝重蹈覆辙。
蒋杉理解皇后的选择,只是......大皇子已经是长子,如果立淑妃为后,大皇子既长又嫡,如果不能承继大宝,是什么下场不必多说。
蒋杉道:“皇帝,本朝虽然倾向于立嫡长子,但也有几位先帝是庶出。”
那几位先帝的嫡长哥哥都因为各种原因死于非命。
“你若立张氏,国本也该早定。”
皇帝沉默许久,其实从前并没有这个孩子,张氏从未有过身孕,吴氏也不是皇后。
生下长子的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宫人,很快她的血就被几桶清水洗尽了,德妃抱着她宫人的儿子在商家的支持下登上了后位。
不久之后,商陆更是串起满朝文武,逼皇帝立这个还不足一岁的婴儿为太子。
重重压力逼的皇帝喘不过气,做一个傀儡的屈辱更是让他永生难忘,所以在他联合其他朝臣斗倒商家的之后,他一刻也不停的废了皇后和太子。
直到他们安静的死在了别宫,他也没有再多看他们一眼。
也许对德妃,皇帝还残存了几分少年夫妻的情分,那这个“长子”,他实在无法用父亲看儿子态度来面对他。
他更属意的是钱氏生下的次子,一个命运多舛但十分出色的孩子。
钱氏在生下他的时候就因为商氏买通的稳婆而亡故,皇帝当时只以为皇子也在不久之后夭折。
等商家倒台他才知道,在钱氏难产之后,她的长嫂卫氏借着进宫探望的机会,在已经失势的吴氏的掩护下,用自己的儿子偷偷换了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必死无疑的皇子。
两个孩子血缘接近,商氏派去的人又不熟悉,竟然没分出来。
这个孩子在钱家长大,一直到商家覆灭才重新回到宫廷。
皇帝只记得自己当日无比震惊,为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为吴氏,为钱家,更为卫氏。
所以在太皇太后设下宫宴为他选妃时,他直接找太皇太后点了钱氏,同时也点了卫氏,就像他点了在他废后时出首“商氏戕害宫妃,阴夺宫人之子”的梅氏一样。
没想到这一次有了从前的经验,商陆倒台的异常顺利,他推了吴氏登上皇后之位,但突然发现给自己预留下来的两步棋一个也没用上。
钱氏并没生下孩子,反而是张氏和卫氏、陈氏、虞氏等这些从前根本没有进宫的人陆续生子。
在皇帝怀疑事情走向早就变了的时候,梅氏却又出首告了商氏,同样的“戕害宫妃阴夺他人之子”的罪名。
皇帝犹豫许久,隐去前因后果,问了太皇太后:“世上真的有命运吗?”
蒋杉还在想大皇子的事,她觉得就她的观察来看,大皇子是个宽和但执拗的人,有自己的坚持。
这是个很好的优点,但是作为太子,皇帝如果活的太久,这份坚持说不定会把他自己拖入深渊,年老的皇帝直面已经长大的儿子,很难公正的面对。
不妨听到了这一句,蒋杉一愣:“那要看怎么看,一个人的选择固然有环境因素影响,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性格驱动他如此选择,也许这可以算命运的一种。”
那日皇帝在长乐宫呆了许久,之后起驾去了淑妃张氏所在的绛云宫。
蒋杉知道皇帝一直对张太后的死有心结,所以一直有意无意的躲着淑妃,但蒋杉也相信,以淑妃的玲珑手段,一定最有效的利用这件事。
至于结局如何,蒋杉并不想问,她对皇帝关于命运的回答,是她的真心话,也是她的选择。
这些年,宫里的人来来去去,或悲或喜,但蒋杉从未真正插手过。
她只是安静的看着。
看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走向属于他们的命运。
商家,皇帝,沈贤妃,张太后,柏太后,德妃,皇后.......
原来,她已经来了十年了。
(全文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