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权臣炮灰前妻后我靠种田逆袭 > 第68章 事农有功,赏银千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佑大烨,再无饥荒啊!”知镇一直重复着这句话,从一开始的声音颤抖,到最后的跪地高呼。

    围观的官员和在远处看热闹的一些村民,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跟着重复这句话。

    “赶紧的,赶紧再挖一些出来!”知镇继续吩咐着身边的人,能挖多少是多少。

    “小心点,别用锄头把这根茎弄坏了。”随即知镇又不放心地嘱咐,这根茎要是被挖怀了,不能用于种植了怎么办!

    这可是天大的损失!

    “天佑大烨,再无饥荒!”大家喊着这句话,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

    可能是想起了过往经历的辛酸,可能是知镇话里的喜悦,这句话描述的美好未来,让他们喜极而泣。

    农家哪有没饿过肚子的?若是运气不好,碰上收成不好的年份,或是遭了灾,不管是水灾还是旱灾,那对于靠天吃饭,靠地活命的农家,都是一场灭顶之灾啊。

    对于农家来说是彻底的灭顶之灾,是生命威胁,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会有大动荡,甚至是改朝换代的危机啊!

    朝廷的发展,可都是靠人口,靠地里产出。

    人口多,地里产出粮食多,国库里丰盈的朝廷,才是一个政权稳固的朝廷;人口多,粮食盈余多的国家,才是一个富强有力的国家。

    粮食的重要无人不知,听到知镇喊的这句话,村民们自然是跟着一起祈祷。

    虽然不知道知镇是为何突然喊出这句话,但对于未知力量的信服,对于再无饥荒的盼望,是一样恳切的。

    “是谁最先发现此物的?”知镇昨个下午亲自挖了红薯之后,派人一路疾驰送到了县里,带着他的亲笔信,递给了县令。

    县令在听说南山村发现了神物,一株藤可产二三十斤吃食的那一刻,连夜赶路到了南山村。

    一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的村民,第一次在夜里听见了吵闹。县令浩浩荡荡带了不少人过来,重点是把县里管农业的官员带了过来。

    黑漆漆的夜里,县令心情迫切,根本无法等到第二日一早,直接招呼了一群人,提着宫灯,围在了一起,去后山亲自看了一眼那神物。

    借着灯光挖了两株红薯的县令,彻底按捺不住内心的豪情与激动,不仅站在原地仰头放声大笑了半天,还特意找知镇和村长问起了此物的来源。

    是谁第一个发现此物的?

    或者是,

    是谁种植了此物的?

    “这个小民不知,小民,小民第一次见到此物,是小民的内人挖了此物之后,煮熟之后端上了家里的餐桌。”

    “那你的内人是如何知道此物可食的呢?”县令现在迫切地想知道,谁是第一个发现此物,并且发现此物可以食用的人。

    或许那个人会知道更多的东西。

    关乎着天下子民生存的东西,关乎着大烨国运的东西。

    “内人,内人也是看其他村民挖了这野菜,跟着凑了个热闹。”村长如实回答道,他头一回跟县令这么大的官搭上话,内心紧张得很。

    “老婆子,老婆子,你是听谁说的此物能食?”在县令迫切想知道答案的目光下,村长只好回家把自己已经歇下的婆娘叫醒,把她叫到县令的面前,拿着红薯问她。

    “我,我是听老三家的说的。”县令好不容易捱到天色见亮,卡着鸡鸣三遍的时间点,让村长召集大家开会。

    “那老三家的又是听谁说的?”

    村长只好又急匆匆去寻了人。

    “我,我是听李嫂子说的。”

    “那你又是听谁说的?”县令语气有些期待。

    “我,我是听林大娘说的。”

    “我,我是听沈大郎的媳妇说的。”

    县令翻了大半个村子,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发现此物的人。

    为了保险起见,他和知镇一个顺着村长这条线找,一个顺着里正那条线找,中间环节存在一些诧异,但最后都指向了江瑜。

    江瑜家的房门被敲响的时候,黎明已经悄然而至,一帮人忙活了一夜,在感慨他们敬业的同时,江瑜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些人对于红薯这个粮食作物的看重。

    她再一次认同,当时自己作出的,让红薯这类作物面向这个世界的劳苦大众的抉择。

    她的一个小举动,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你,你别紧张,我就是想问你些问题。”江瑜刚刚的沉默,落在县令眼里,就是一个年纪尚小的小娘子,面对众多官员时的害怕。

    为了缓解对方的紧张,他还特意安抚了一句。

    “民女,民女不紧张。县令大人想知道什么,民女一定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县令大人。”江瑜低眉顺目地回应着,用着最通俗的语言。

    她强装镇定,说着不紧张,但是说话却有些结巴和颤抖的表现,更加加深了县令对她的初始印象。在县令眼里,她就是个年纪尚小,未见过大世面的农家女。

    “是你最先发现这个作物的?”县令指了指旁边下属手中的红薯。

    “民女,民女不知道之前是否有人发现过。但是前些日子民女确实偶然发现了它,后来民女把它挖回家,在路上时被旁人看见了,她称赞我这野菜瞧着水灵,也想去挖点,我就告诉了她,是在后山那个坡上挖的。”

    “后,后面的事情,就与民女无关了。”

    江瑜抬头看了那红薯一眼,又垂下了视线。

    虽然知道自己是第一个在这个世界发现红薯的人,但是江瑜还是在语言上迷惑了县令一把。

    此物就长在山上,说不定其他地方的山上也有,说不定比我早发现的人也有。

    “那你又是如何发现,此物能吃的呢?”

    “民女,民女第一次发现此物,是因为当时挖野菜的时候,锄头被一块石头绊了绊,阴差阳错朝着这个野菜挖了一锄头。”

    “后面看它叶子肥壮,根茎也大块,准备拿回家喂鸡。”

    “喂了几天鸡之后,发现鸡特别喜欢这种野菜,不管是叶子还是块茎。”

    “有回民女的弟弟以为削完皮之后的块茎是我在山上寻来的野果,不小心误食了。”

    “所幸身体没有大碍,后来他还总是嚷嚷着此物脆甜,还想吃。”

    “民女,民女也跟着试了一试,发现确实可生食。既然可生食,民女也想试试能不能熟食,于是就煮了一回试试。”

    江瑜觉得这个故事漏洞百出,但又能自圆其说。

    沉浸在发现了神物的喜悦中的县令,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去深究背后的逻辑。

    第一批红薯已经带着泥土快马加鞭送去了烨京,随着送信官员回来的,还有给江瑜的奖励。

    “事农有功,赏银千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