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说她编造的发现红薯的经历还有很多漏洞之处,只是利用了县令在大喜和急切状态下不能冷静思考的心理。
那么原主被数位村民认证的“福气体质”则为她的言论增加了可信度。
“江瑜这孩子打小运气就好!”
“可不是嘛,她娘家爹妈可是专门找高人看了的,这孩子从小就福气深厚。”
“说起来福气好,上回瑜娘不也在后山用陷阱抓到了一头野猪吗?”
“对对对,我也记得,说是做梦梦见了,就去碰了碰运气,没想到还真捉到了。”
如今对于神怪传说,老百姓还是有些信服的,自然而然就把江瑜编造的情节补充完整了。
县令思来想去,也找不出其他解释了,自然也就接受了江瑜的说法,对此还总结出了结论: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均有。
那日县令没了法子,病急乱投医,还追着江瑜问了半天,试图找出一些此物的种植方法,她都咬紧了牙关,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模样。
只是模模糊糊说了一句“既然根茎是从土里挖出来的,民女猜测,那应该也是把根茎埋在土里待其发芽成长的吧。”
这番推测合情合理,也给了当地主农事的人一些启发。
她的任务是把红薯这个外来物种带到这个世界,至于具体的更精细的种植方法,还是留给当地人民自主去探索。
她没办法告诉他们,可以用红薯藤扦插,一个远门都没出过几趟,又是第一次见这物种的农家妇,若是知道太离奇的法子,总有些不妥。
她一向小心谨慎,红薯藤的扦插法就留着当地人自己去靠着时间摸索吧。
她相信会有人找到对的方向,找到合适的法子的,也不能仗着自己现代人的身份过于有优越感,太低估古人的智慧。
沈大郎的媳妇发现了新的能吃的物种,得了千两赏银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在南山村传开了。
如今村民们看江瑜的眼神越发热切了,她走到哪里,对方就用看金娃娃,看摇钱树的眼神看着她,她一开始对此还颇有些不适应。
这种把她看作一块大肥肉的眼神和态度,任谁也不会舒服。
好在这种被全村围观的日子也就过了不到一天,南山村的村民们就有些无暇顾及江瑜了,因为他们有了新任务:挖红薯和种红薯。
官府里给银子呢!
挖红薯是因为,随着大批官员及下属对后山的搜寻,他们找到了密集生长的红薯,虽然不至于良田万顷都是红薯,但总共加起来,也有十几亩地的面积。
县令得了旨意,要先挖几亩地的红薯,测算产量,还要送去烨京。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只好动员南山村的村民们一起。他们认识红薯,也挖过红薯,还算有经验。
种红薯是因为,南山村是红薯的发现地,康盛帝觉得,此地定然十分适合此物生长,要率先在南山村进行红薯的培育和种植计划,故而特意给南山村留了些红薯种。
其余的红薯,先保留一大部分,特意下旨令军队重兵看守,以免红薯人工种植失败之后,此物没了踪影。
还运了一部分红薯去大烨出了名的土地肥沃的行省,看看是否能够在当地培养成功。
沈清和在书院时就听说了南山村的神物,什么蒸熟之后口感香甜软糯,十分充饥,怎么越听越像那晚江瑜做的吃食。
满头雾水的他回村之后面对村民的热情更是无所适从。
“你小子真厉害啊!”有胆大的后生朝他竖着大拇指。
“对啊,真是娶了个金娃娃啊!”另一个男子也语气艳羡。赏银千两啊,还有其他东西呢,他当时怎么就没想着把江瑜娶回家呢。
“大郎,你媳妇那赏银想好怎么花了没?乡里乡亲的,能不能借我一点?”宋氏一向是个脸皮厚的,在江瑜那里碰了钉子,又盯上了沈清和。
反正对她来说,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连脸皮都用不上。若是江瑜答应了,她就赚了,若是不答应,她也没亏什么。
赏银???
难不成,他媳妇是哪个传说中的,发现了新物种的功臣?
他媳妇怎么这么厉害!
不对,他娘子一直都很厉害!现在是更厉害了!
在书院第一回听说有人发现了此种神物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此人无私而伟大,将天下苍生放在了心中。
她本可以独占这些神物的,不是吗?
随着县令和其他官员一窝蜂得往南山村跑,关于这个神物的来历就传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什么神仙显灵啊,
什么天君托梦啊,
什么那人从小就就福运极佳,上山都能碰见好东西啊。
江瑜:……倒也不用把锦鲤女主左手兔子右手鸡,背篓里还藏着人参的体质安到我身上。
越传越玄乎,还说那个发现此物的人,夜观天象,算出来了方位。
没想到主角是他媳妇啊。
也是,赏银的旨意昨儿才下来,又因为江瑜尽量低调的要求,这个消息还未在镇上大规模传播,大家自然也都不知道主角到底是谁。
这些传闻不断神化江瑜,有红薯的惊人产量原因,也有江瑜的抉择原因。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传播,红薯的产量在众人的口中已经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听说那红薯一株藤上都能结几十斤吃食呢!这不是上天赐给他们大烨百姓的神物是什么?
不少受过饥荒的老者听闻这个产量之后,就瘫坐在了地上,哭喊着祖宗显灵。
不仅是这物种是上天的恩赐,发现这个物种的人,也是上天特意派来救他们的啊!
发现了粮食但是不自己私占独吞,反倒是用它来造福天下百姓,这不是上天派来普度众生的活菩萨是什么?
这红薯的发现者江瑜,自然就被神化了。
这种神化,也是百姓对她善心的称赞。
“这是何物?”沈清和回家的时候,就看见沈明和兄妹俩在小心翼翼把红薯块茎往土里埋。
“这你都不知道?这是红薯啊!”沈明和头都没抬。他哥也太无知了吧,连红薯都不知道。
沈清和:?沈明和这是什么态度?感觉自己好像有点似乎被他鄙视到。
江瑜:唉,这几十亩地,得种到何年何月,才能种满庄稼呢?
这就是地主的苦恼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