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榆关之内的几大港口里,有几十艘大小的战船,抛锚晾晒在港口,宁指挥能投入些银子来修缮,总比放烂在那里强,于佑想着说道。
“宁指挥使大人,在京沽港口可有废弃战船,你从袁督师那里讨要,属下拖回宁远码头,大力修缮后,方可来用?”
“关内有废弃战船?”
对于大明水师的情况,宁义委实还不清楚,但想想废物利用,搭些银子,总比建造新战船的成本要低。
“我可以从袁督师那里去要,倘若组建成辽渤水师,会大有可为。”
辽渤湾有七八艘战船,沿起海岸线提供给养协助,总比陆路押运供给强得多。
供应几万大军的粮草,每次上千人马押运,这些人员的往来消耗,几乎会耗掉二三成的运送物资,而且风险性还极大,偶遇偷袭情况屡屡发生。
而用战船做为大本营,漂浮于海里,后金没有水师,看起干着急却奈何不得,再者又说了,水陆协同一旦作战,可以进行蛙跳战斗。
不必一刀一枪从头来,直接可以跳过城堡,随意下手,最低闹个打不赢,还可以跑得快嘛!宁义说出自己的想法。
于佑听了笑道:“难怪宁指挥使大人用兵作战,向来保赚不赔,原来未料先赢,却是先想着输!”
“哈哈,于佑同知,赢的学问不大,输得巧,输得妙,保存实力最重要!”
“啊……宁指挥使大人高见!”于佑不是奉承话,指挥千军万马,有序撤出战斗,似乎比赢了还难。
大明军队没少吃后金这个亏,几万的兵将,即便是被几千的后金军队偷袭,只要不溃散奔逃,站立原地不动,老实令后金来砍,还不能一时半会儿给砍完。
统兵官无能,或者匹夫之勇,这些事于佑心里清楚,而宁指挥使在这边,历经大战小战无数,没听说过溃不成军,被后金追杀四散奔逃。
手下的众将士,一直以为宁义指挥有方,谋略过人,很少打惨烈的败仗,实则宁义真输不起。
倒下一位大明士兵,二三十两银子没了影,做为大明帝国的正规军,有个破朝廷在,别处可以拖欠赖着不给,在宁义这里还真不好意思做,单从东塔沟里的老弟兄那,拖欠官兵银子便说不过去。
以前驻防宁远城时,哥们几十人跳脚骂大明朝的官,拖欠军饷不给,战死算是白挨,没几个好人,如今轮到自个的班,打肿脸,充胖子死活硬挺。
明知道钱紧,宁义还是动心,想来修缮改造战船,感觉是组建辽渤水师的机会。
于佑能得到宁指挥使的任用,自是受宠若惊,在辽西驻守海疆,显而易见有莫大的好处。
到月按时给来关饷,总官除了战事,平时没有一点说法,即便是开战,打输打赢一个样,等年底一块算账?于佑觉得这里有点意思,总比在朝廷那边白混要强。
年纪相仿,宁义不爱摆官架子,俩人说笑过后,于佑催促起,宁义赶快与袁督师去书,趁最近几天南风溜,拖回京沽港里的废弃战船。
提起给督师去书,宁义着急开忙。
贩卖大元林丹汗军火,从而变相打压皇太极,使后金陷入西部的战局,自己在东边歇着,边看热闹,边赚白花花的银子。
督师为难也得答应,军饷的银子眼看要掏了,没了银子,崇祯挂哥也不好使。
至于要废弃战船,宁义丝毫没客气,组建辽渤水师,又不是辽西一个地方用,到了冬季海一结冰,还不是调回到关内,去收剿东南的海盗倭寇。
书信一写完,派发给督师,宁义还得陪苏芸儿称铁。
大铁块子,从战船上一搬卸到岸,左一堆,又一堆,苏芸儿一看,这铁太多了要称到什么时候,在这里可陪不起,交给别人来管,她连宁义还不放心。
最后找来小秋儿,叮嘱说,这些铁准保不够称,一定要较真来称,差一两的铁,你小秋儿回东塔沟,我上这里来看着。
宁义在旁一听,你苏芸儿在这里一住,自己还感觉热烈够了,小秋儿柔柔相陪,心里多少舒坦些,心脏受得住。
“夫人家里的事忙,趁天没黑,你早些回赶,我前去相送一程。”
盼苏芸儿快些走,天天与柔柔的小秋儿双宿双飞,会比管家婆在一起舒服得多。
满嘴好话,又扶苏芸儿芊芊小细腰,装出极其爱怜的模样抱上马,连妃子红,似乎看出他惺惺假意,回头狠狠拱起宁义。
“家里事太多,城里呆不了,炼铁地方不够用,在沟外建个大的可好?”
事太多,苏芸儿没心思来卿卿我我,边骑行赶路,边商量家里的事。
“可不是,民用产品量大,过些日子,应该在西山沟谷地,建大些冶炼厂。”
“大哥,我看应该干大些么,只要有应手的家伙事,来年的日子错不了么?”小大嫂回去,大牛还得来赔着相送。
“就是呀,兄弟说得对,咱多做田里的农具,银子赚着,还不行善积了德呀!”
“夫人所说有道理,等进来了料,我再设计一番。”
如今再想冶炼铁,宁义可方便得多,手里有实权,命令烧缸的窑口,直接给生产耐火砖,一句话的事,还得给制出最好的砖。
苏芸儿着急,大堆的铁压在手里周转不开,说什么让宁义今晚跟回去,赶快来新建炼铁厂,早卖出农具,早倒回来银子。
送来送去,搭上了,还回不去与小秋儿温柔。
宁义只能乖乖听话,惹急了苏芸儿,一撂挑子不玩活,如此的媳妇不好去找,还欠人家二舅的银子。
大牛听大哥不回去,他借光也不想回宁远城,到东塔沟陪陪珂其蛮不错,呲牙咧嘴说笑了一阵,打马头前跑了。
说早点回去,准备张罗吃喝,请大哥大嫂到家里去来顿饭,聚聚乐呵一下。
宁义一看,宁远城里的事,老岳父苏俸是累死拉倒,大官二官一个不守铺,文武全由老人家来。
好在老岳父文武全才,为大明朝发光发热,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多么伟大高尚,到时候崇祯挂哥一给供进太庙,老苏家八辈子也享受不来的殊荣。
逗不成小秋儿,宁义还来对苏芸儿说起这套。
明知道他不想学好的样子,苏芸儿‘咯咯‘笑起道:“你家有了孩子也借光,他姥爷厉害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