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之华夏无敌 > 第38章 勇挑重担屯堡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8章勇挑重担屯堡官

    但王章轻轻点头,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他听的多了,他现在想要的是能够做实事的人,并不是要听这些纯理论的东西。

    张骥很清楚王章要听的并不仅是这些,大手一挥,开始谈古论今:“吐蕃与大唐同时兴起,其为祸中原,三破长安,烈度远在西夏之上。幸好其覆灭也几乎与唐同时,如今已不足为惧。不过吐蕃国虽亡,部族仍在。而且与金州近在咫尺,不可不防”

    “是啊,利州路的吐蕃人太多了,再往西则更多。”王凡在后面插了句嘴,算是帮张骥做个哏,好引出下文。

    张骥扭头对王凡会意的笑了笑,回过头来继续道:“不过吐蕃有一桩好处,就是畏服贵种。从松赞干布传下来的血脉,只有?g厮罗还算成事,现在都是他的子孙在担任各部头脑,其手段远不如其祖,吐蕃又趋分裂。

    而西贼对则狼子野心,甚至数次有驱虎吞狼之意,引蛮族军队绕道偷袭大宋,如果朝廷不加重视,让西贼趁虚而入,则金州危矣!”

    对于张骥的一番话,王章很满意,从中完全可以看出张骥对金州局势深有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要针对的目标是谁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如何能用。

    “那依贤侄的意思,金州又该如何自处?”

    第二道考题出来了,张骥照旧胸有成竹:“小子愚见,当以汉家兵屯为根本,亲附者用之,不顺者攻之,威服吐蕃诸部,远拒西贼,防范蛮族,团聚汉家众部,十万大军举手可集,则长安可复!国耻得雪,青史上亦可留下名号……”

    王章轻轻击掌,神色却是淡淡。张骥的话几乎与他心意相合,但其中的空话很多,任何一个对国事有一定了解的士人都能说出这么一番话。他现在需要的是能处理实际事务的人才,如此大局性的言论,应该是由自己说给天子和宰相们听。

    “不过在金州屯田可不容易!”王章像是在挑刺,“这里可不是种地的好地方,毕竟张指挥使刚刚伏击过蛮族,以蛮族以牙还牙的惯例,必定会回来报复的,再者正如你刚才所说,金州处于四战之地,往往民众勤劳一年,面临收成的时候就会被周围的敌人所劫掠。”

    “金州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此沃土,只要有人,如何屯不起田?收服诸部是要麻烦一点,但是事在人为,如果凡事畏手畏脚,如何能成大事”。

    “贤侄有如此志气,自是好事,但不知贤侄认为该从何处下手呢?”王章似乎故意的,非得听到点实际的东西才会罢休。

    “先从吐蕃诸部入手,自有?g厮??岳矗?渥铀锛坛腥硕?薄?⒗锕恰⑾拐鳌⒙さ龋?来??纱笏畏夤偃沃啊2宦凼敲裥乃?颍?故鞘幸孜幕??罗?畈慷冀衔髟粲肼?甯?捉?笏危?匀皇且云湮?黄瓶凇薄

    “那又该如何入手,如果逼得太紧,让他们投了党项,反而会弄巧成拙”。

    “必须以攻心为上,利诱为辅”。

    “如何攻心利诱?”

    “如今吐蕃诸部多虔信浮屠,当请朝中遣派胆识、才学、医术皆是过人的高僧大德入吐蕃弘法,他多收一名弟子,我大宋便多一个忠心的蕃部。忠心的蕃部多了,自然再无法脱离中国控制。至于利诱,无外乎册封、赏赐,还有市易。”

    张骥侃侃而谈,一切都已烂熟于胸。王章的问题都在他的准备之中,更确切的说,他回答王章的考题时,都是刻意将话题带往自己准备充分的领域,从而影响王章的出题偏向。

    这种与人交谈上的进阶技巧,张骥前世是刻意练过,连声音、手势、眼神都在计算之内,不然如何当得特种兵中最危险的卧底呢。

    一问一答到了最后,王章也不得不点头称赞:“张家麒麟子,当有不世之材”。

    走得累了,王章在路边一张长椅上舒舒服服的坐下,张骥与王凡没资格坐,只能在两边侍立。

    王章抬手轻抚还没有打磨过的椅身,对张骥笑道:“这长条坐椅倒不错,坐和躺都可以,亏你想得出来。”

    张骥微笑的一欠身,前面他已经通过考核,如今就该说正题了。看得出这只是王章的开场白,他便没有搭话。

    王章果然也不等他回话,又道:“只看疗养院中布置,便能看出贤侄你腹中自有锦绣,张横荐你为官,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你饱读诗书多年,从此只是投身奔波与伤兵营间,怎么说都是辱没斯文的一桩事。贤侄不知是甘心还是不甘心?”

    “正因小子常习圣人之言,儒门弟子以仁为本,伤病垂死待救,吾不忍弃之。至于辱没斯文之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张骥回得滴水不漏。

    ‘小狐狸!’王章暗骂了一句,不得不自揭底牌:“贤侄倒是一番仁心。不过管勾伤病营一事只要有你拟定的章程,想必也不非得需要你亲自保持”

    “知州的意思是?……”

    “从九品的屯堡官,再加上还要兼理路中伤兵事,旁人怕是难做得周全,不过以贤侄之材,当是举手之劳。”王章很干脆的开出价码,静静等着张骥回复。

    张骥对此心中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王章直接让自己负责一个屯堡的事宜,难道只是因为自己刚才的应对中提到了屯田的方案,就让自己担此重任?

    不过张骥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让王章有此决断,这件事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在宋朝为官,文臣和武臣的地位差距实在太大,而且屯田官可以理解为最低级别的一方诸侯,这也正与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合。

    所以该如何取舍,张骥自不会弄错,当即躬身行礼道:“但凭知州趋势,小子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好,明天你就去靖边堡赴任吧”,王章说完此事,也不再停留了,与王凡一道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