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满朝忠烈,你居然让我去造反? > 第042章 撤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李二连下数道手谕,调兵遣将,旨在一击扫清扬州方贼。

    太尉李靖奉诏偕同骠骑将军霍去病点齐十万天兵天将,即日启程。

    时间一晃到了十月底。

    驻守在乌伤县的薛仁贵部,由于徐达毙命,朝廷方面的旨意还未下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作为。

    这反而给了方九五他们再度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太末县后方的转移迁移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

    在石宝等人的主持下。

    手下的人马或化妆为商贾,或为其他,偷偷押送着一车车物资,分成各个批次,经由荆州向益州涪陵而去。

    而身处钱塘城的方九五在徐庶等人的劝阻之下也舍弃了和薛仁贵部决战的打算。

    徐达毙命的缘故已经传开了去,而郭子仪陨落也已经人尽皆知。

    相信此刻早已传入京畿天子耳中。

    在这种情况下,方九五在朝廷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跳梁小丑。

    天子一定已经重视起来,并会想方设法的剿灭他们。

    方九五也心知肚明,虽然这一次系统更新,给了他很大的便利。

    轻骑和弓兵的出现,让他有了和官家硬碰硬的底气。

    但显然仅凭目前手里的这些家底,想要一直延续奇迹连克官军,势必是痴人说梦。

    于是乎钱塘城的守军也开始偷偷摸摸的向后方转移。

    在派出斥候打探的同时。

    八千弓兵,三千飞豹轻骑,三千黑焰骑兵以及红鳞兵等,也都已经分批次撤离钱塘。

    此时此刻,他们依照徐庶的路线安排,昼伏夜出,穿州跨县,专挑隐僻的路线往益州撤离。

    而方九五和方存孝以及李光弼则拖在后头殿后。

    至于单雄信,执念以生,虽然方九五在前些日子已经一五一十告诉他迁徙益州的打算,并邀请他一同前往。

    但被单雄信婉拒,趁着夜色单人单骑离去,朝着冀州进发,自投张角而去。

    离去之前还不忘叮嘱方九五,一定善待他所留下的几千残兵。

    眼下,钱塘城的守军不过区区数百人。

    当然官军并不知道这一切。

    十一月初,薛仁贵大军围城。

    正准备下令进攻时,那城门居然被打开了。

    从里头蜂拥而出的居然是钱塘百姓。

    原来早一日,斥候探得薛仁贵的动向,方九五当即领着数百殿后的士卒连夜从早就挖好的密道离去。

    密道的出口正是吴山山脚。

    此刻数百将士打马遥望钱塘城的方向。

    但见战旗飘飘,尘土飞扬,显然是薛仁贵已经带兵杀到。

    方九五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随后大呼一声:“兄弟们,我们撤,总有一天我们会重夺钱塘城。”

    百骑齐奔,势若奔雷,渐渐的消失在钱塘地界。

    薛仁贵领兵入城以后才发现贼兵已经弃城出逃,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钱塘虽克,接下去依旧还有不少贼控城池。

    譬如太末县,上虞县等。

    他不敢怠慢,在钱塘城稍作休整,便加紧步伐继续推进。

    令他无语的是,那些城池和钱塘一样,待他们到的时候,贼兵早就人去楼空。

    可恶的是,贼兵离去前带走了所有的钱粮。

    唯独庆幸的是并没有对百姓下狠手。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只不过这批贼子突然之间消失,会躲到哪里去呢?

    十一月底,李靖大军已经和薛仁贵部合兵一处。

    当得知扬州会稽的失地已经尽数克复,也是喜忧参半。

    毕竟这些城池是贼兵自动放弃的。

    一众将官连日商讨,推测贼兵的去向。

    最终他们一致认定,贼兵一定是藏匿到周边的深山丛林,暂避锋芒。

    和益州一样,扬州江东一带也是多山之地。

    贼子藏于其中,一时半会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无可奈何之下便将当前的情况八百里加急送达京畿。

    天子得知后当即下令,命李靖暂时驻守扬州,务必肃清残敌。

    哪怕他们躲在深山老林,也要把他们给揪出来。

    李靖得令后,便开始逐次安排搜山剿贼的工作。

    然而他们又怎么会想到,反贼此刻早已尽数散去,一部分还在撤往益州的路途当中,一部分则已经进入涪陵。

    近两万的贼众,化整为零,分批次撤退,为避免沿途地方官军发现,昼伏夜出,专挑隐秘路线行进。

    或伪装成商贾,或打扮成农人。

    乔装打扮的十八般武艺尽数使来,沿途的地方官吏还当真未曾发觉。

    话说方九五和方存孝等数百人是拖在最后一批撤离的。

    此时他们已然身处长沙郡长沙城。

    舟车劳顿,距离益州涪陵还有大约1500里路。

    按照他们目前每天80里路的速度前进,大约还得20天左右才能抵达。

    长沙郡乃荆州的大郡之一。

    荆州牧正是孙坚孙文台。

    而这长沙郡的郡太守姓朱名治字君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征战,累拜长沙太守。

    这一日,方九五命手下在城外扎营休整,自己则乔装打扮一番,偕同徐庶和方存孝一起入了长沙城。

    方九五、方存孝、徐庶三人三骑进入城中。

    准备歇息一日,顺便看一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找了一间酒楼,安置好一切后,闲着没事,三人沿街徘徊。

    到了一茶楼门口。

    被一阵喧哗吸引,里三层,外三层聚满了人。

    原来是有人丢了一块玉佩,已经抓住两个嫌疑者。

    一个是三十岁样子,穿着华贵者。

    另一个是乞乞可怜的穷苦人。

    失物者断定偷玉者就在两人之间,可是偏偏不敢肯定是谁,所以引来众人围观。

    “真的不是我偷的,我对天发誓。”

    “你哪只眼睛瞧我偷了你的玉佩。”

    两个嫌疑人纷纷辩解。

    失主也尤为焦虑,思定主意,只好送官审判,交给县令判定。

    可是正在这时,走来一个女人。

    一袭白衣,容貌俊美。

    星眸闪烁着点点星光,带着几分清冷,浑身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妖艳。

    妖孽如斯,端的是风华无双。

    墨发流云般倾泻而下,散落腰际,带着几分散漫。

    气质高雅出尘,温润如玉,纯净的若天上谪仙。

    “等一等”

    在仆人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众人全都认识她,乃是苏家的明珠苏妲己,苏家主视她为掌上明珠,有说已与州牧长子孙策结下姻亲。

    她媚眼看了看两个嫌疑人道:“你俩各说一句话,我来判一判究竟是谁人偷了玉佩。”

    富贵者道:“我家富庶,何须干鸡鸣狗盗之事,惹来官司。”

    穷人道:“我虽贫苦,却也知道偷窃重罪,有失品格,这玉佩真不是我偷的。”

    苏妲己狐疑的瞪着他俩。

    只见那穷人身子微微颤抖,惊恐之态显露,而那富贵者一脸笃定,坦坦荡荡。

    当下有了结论,指着穷人道:“偷玉者便是你。”

    众人皆惊,穷人更是大喊冤枉。

    苏妲己笑道:“凡做理亏之事者,无不忐忑难安,这人在我问话时,身子发抖,脸色骤变,定是心中不安,而另一者,坦然应对,面不改色,足以证明他问心无愧,是以,这偷玉者便是此人。”

    “冤枉啊!”

    苏妲己颇为得意的笑笑,旁边的人纷纷叫好,赞她计谋善断,乃真才女也。

    失主一把抓住穷人,厉声呵斥道:“好你个窃贼,幸得苏家小姐断案,要不然便被你赚了便宜。”

    说话间拉着他就要往县衙走。

    穷人大吼冤枉,眸中尽是委屈和无奈。

    “断案岂可如此草率。”

    正这时,乔装打扮的方九五领着徐庶俩人挤入人群,微微笑着看着苏妲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