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和给父亲行过礼后,没有回去看书,而是直奔厨房找阿娘。
“阿娘,羊肉孩儿收拾吧!”
母亲奇怪地问:“明和,你不去读书了?”
明和豪气地宣布:“阿娘,今日孩儿破例不读了。”
母亲笑着问:“是这些羊肉吸引了你?”
明和点点头,说:“对!阿娘,孩儿有个想法,不知妥当不妥当?”
阿娘连听也没听,就肯定地说:“和儿的想法,那自然是妥当的!”
明和笑着说:
“阿娘取笑了。孩儿是这样想的:今日看到郭大爷送来的羊肉,孩儿想请兰陵坊的邻居们吃上一顿羊肉泡馍。——正好,刘给事还送了面,可以烙饼。”
母亲这才明白儿子的心思,赞许道:
“呵呵,阿娘说呢!你今日看到羊肉眼睛都亮了,娘以为你想吃呢!原来,明和心里装的是坊里的乡邻啊!”
明和不好意思了,他对阿娘说:
“阿娘,您若觉得合适,把孩儿的想法转告父亲。如果父亲大人同意,孩儿想后日请坊里的乡邻来吃羊肉泡。”
母亲想到一个问题,她担心地说:“明和,阿娘不会做你说的什么泡馍。这可如何是好?”
明和告诉母亲:
“阿娘,您按照孩儿教的方法,明日先把饼烙好就行。其他的事情,请放心交给孩儿吧!”
阿娘点点头,放心地找明和父亲商量去了。
“某说这孩子怎么突然开口要礼品!原来是这样啊!”
李连君听老婆一说,恍然大悟。明白了儿子的心意。他夸赞老婆说:
“明和娘,你养了个出息、懂事的好儿子。”
明和娘笑着问他:“看你说的,难道和儿不是你的好儿子吗?”
夫妻俩逗了一会嘴,明和娘又去看两个女儿。
刚出屋门,就看到秀英从女儿们的房间出来了,对她轻轻点了点头。
阿娘招招手,秀英问:“阿娘,有事您吩咐。”
阿娘把儿子的打算告诉媳妇,秀英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她高兴地表态:
“阿娘,烙饼媳妇在行,秀英可以帮小叔子的忙。”
母亲温和地点点头,嘱咐媳妇:
“嗯,你先去休息吧!明日咱娘俩先放下手中的活计,帮着明和烙饼吧!”
秀英应声道:“是,阿娘!您累了一天,也早些歇息。”
明和娘点点头,让媳妇先去睡了。
明和娘走进厨房一看,才一会儿功夫,明和已经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
骨头是骨头,肉是肉。
有几块肉,明和已经腌上了。
明和娘告诉明和说:“明和,你父亲听了你的想法很是赞同。”
明和自信地说:“孩儿知道,父亲一定会同意。”
“阿娘,您明天再找邻居借上几口大锅煮肉、煮骨头用。”
明和娘又问:“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明和想了想,说:
“还有,您明天告知坊里的邻居,看大概来多少人,顺便让来的邻居们都自带碗筷——咱家没那么多碗用。”
“请郭大爷的时候,叮嘱他们一定要请上三姐和三姐夫。”
“其他的,还要准备黄花菜、木耳、香葱、香菜。”
“阿娘,您准备好东西就行,孩儿来做。”
“您明天烙饼的时候,面粉里加少许盐,这样可以增加馍的口感及韧性,再加入少许孜然粉调味。一分发面,九分死面。面团要硬,揉成面团后醒20分钟。醒开后,反复揉搓,如此三到五次,硬度到自己揣不动为止。放入锅中烙饼的时候,千万不可放油。”
明和娘等儿子说完,对明和说:“阿娘记下了。”
交代完正事,明和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阿娘,孩儿还有一事相求,请娘恩准。”
明和娘想也没想,就说道:“和儿,你说就是,阿娘一定应承。”
明和说:“阿娘,孩儿后日还想请学堂的几个孩子过来,不知可否?”
原来是这事,母亲痛快地答应下来:“这有何不可!你的同窗和坊里的乡邻有何区别?”
“多谢阿娘!”
不知为何,明和脑子里最先出现的,竟然是高科江的脸。
第二天早上,明和去学堂,请了高科江、俊德、瀚文和岳东四人。
明和下学回来,阿娘和大嫂已经烙好了泡馍用的饼。
明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第二天早上开始煮骨头炖肉。
第二天一早,明和在院子里架起几口大锅。有的煮肉,有的煮骨头。放入姜、蒜、桂皮、花椒等调料品。
大火煮开后,明和撇去浮血沫后转小火炖。
焖炖至两小时后,封火。
捞出羊肉晾凉。
另启用一锅,锅中盛入炖羊肉的原汤,放入木耳、花黄菜煮熟,加入咸盐等调味。
明和嘱咐大嫂提前切好葱末和香菜。
此时,羊肉已经晾的差不多了,阿娘帮着将羊肉切片备用。
煮羊肉汤的香味从明和家小院飘出去,兰陵坊里家家户户都闻到了香味。
一个邻居嗅着鼻子说:“好香啊!”
另一个邻居笑话他:“你不知道,李家请坊里的人去他家吃羊肉。”
这个邻居不相信,不以为然地说:“不可能!——谁家舍得?”
那位邻居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不过要自己带着碗筷。”
这位邻居将信将疑,决定去碰碰运气:“走,去看看,闻着真香啊!”
这时候,郭大爷一家已经进了小院。随后进门的,还有明和的几位好朋友。
没一会儿,院子里已经人满为患,进不来了,许多人站在大门外。
明和看一切准备就绪了,他对乡邻说:“大家安静。明和说几句话。”
“安静!安静!”
几个人帮着传话。大家安静下来,热切地看着明和。
明和微笑着说:
“乡邻们!今日,明和借着郭大爷家的羊肉和饼子,请坊里的邻居们吃羊肉泡馍。大家能吃上羊肉,喝上羊汤,还有大饼,要好好感谢郭大爷全家。”
听明和这样说,郭大爷急忙澄清:
“哪里哪里?明和这孩子有心。明和这样说,只是给郭某面子。大家吃的香,要感谢的是明和全家。吃的不香——回头可以找郭某算账!”
大家都笑了。
明和接着说:
“郭大爷,不管怎么说,今日的羊肉泡馍,还是要多谢您。明和只是想借这个机会,对众乡邻道一声谢——希望兰陵坊的邻居们能永远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关照、互相照顾!”
“——下面,每人发一个饼,大家要像明和这样,先将烙饼掰成碎块。看着,就像这样,掰的越碎越好。掰好的人,就可以到这边过来。”
坊里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饭。
已经有掰得快的邻居拿碗过来了。
明和在自己掰好的饼碗里,加入羊肉汤,放入黄花菜、木耳。
放入切好的羊肉,撒上葱花。
他把第一碗羊肉泡馍,恭恭敬敬地端到郭大爷面前,请他第一个品尝。
郭大爷端过碗,一股香气四溢,顿觉诱人食欲。
他尝了一口,细细砸味:“肉烂汤浓,肥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啊!”
明和把第二晚端给父亲,父亲摆摆手:“为父一会儿同你阿娘一起。先端给郭大嫂。”
明和一碗一碗端出去,一锅汤一会儿见底了。
幸亏明和早有准备,又一锅汤架上了炉子。
看乡邻均已端上了泡馍,明和这才给几位同学盛汤。
最后才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嫂子和妹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