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这个人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
明言到了山东,手里拿着当朝宰相的牒令,大小官员虽然看不起明言,但是不能看不起他手里那牒令。
都按照姚崇的办法治理蝗虫,大肆捕捉,就地掩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当明言到了汴州,汴州刺史倪若水听说明言是姚崇派来监督治理蝗灾的,竟然不允许明言进入汴州。
明言拿着姚崇的牒令也不管用。
倪若水还写了一封信给姚崇,明言无奈,只好命人快马加鞭将信送到京城。
然后等着姚崇的指示。
姚崇没想到,还有人如此大胆、公开地和自己唱对台戏!
他非常气愤,本想立即参倪若水一本,但理智尚存的他,明白去找陛下告状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他强压怒火,直奔华欣斋而去!
明和看到又急又气的姚老伯,很是同情。
姚崇此时已经是近七十岁的人了,体力有些不支,他坐在凳子上,看上去老朽不堪,甚是可怜。
李川想起千年之后自己心爱的手机,心想,若是这会有个手机,眼前这老伯就省事多了!
姚崇拿出倪若水的信,颤抖地递给明和。
明和接过信一看,大意是说:消除天灾还是要靠积德。当年的刘聪就曾经捕杀过蝗虫,结果不但没有效果,蝗灾反而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积德的缘故。
明和看了倪若水的对抗信,笑了。
他仔仔细细折叠起这封信,又把它还给了姚崇。没有说话。
姚崇此时已经喘匀了气,他看明和不为所动,吃惊地问:“倪若水如此猖狂,你不生气?”
明和镇定自若地说:“老伯,你若生气,便着了他的道了!”
姚崇瞪大眼睛问:“此话怎讲?”
明和细细分析道:“像他这种人,并不是故意和老伯搞对抗。他只是想借此出名罢了!”
姚崇一脸疑惑望着明和。
“现在,大家都知道,除了老伯您,再没有人支持治理蝗灾。陛下也是半信半疑,只是不好博您面子才勉为其难支持的。”
姚崇点点头,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此时,倪若水振臂一呼,若大家响应,一定能为自己获得好处!万一失败,一怒之下被贬官,他也为自己博得名声!以后不愁东山再起!——他写此信的目的,正是为了激怒您啊!”
姚崇听明和说完,瞬间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明白过来。他拍着自己的脑门说:“老夫糊涂!老夫糊涂啊!”
姚崇看着明和,钦佩的眼神中全是欣赏和激动。他说:“明和,快拿笔来!”
姚崇拿起笔,一蹴而就,写好回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汴州交给明言。
并让人告知明言,一定要当面将信交到倪若水手中。
倪若水轻蔑地拿起姚崇的回信,交给副手,吩咐道:“大声念出来!让在场的各位都听个明白!包括这位手持牒令的年轻人!”
副手拿起信,按照倪刺史的吩咐,大声宣读:
倪刺史所言不虚,刘聪非真龙天子,何德何能镇压妖孽?而今,明君在位,其德行天下有目共睹,刘聪竖子如何相提并论?史书有云,贤明之人固守之地,蝗虫多不入辖而!汴州蝗虫泛滥,姚崇断言:倪刺史德行少乎?....
副手话音没落,倪若水一把扯过信,训斥道:“这么大声做什么?怕别人听不到吗?”
那位挨训的副手一脸委屈,心想:刚才,不是刺史大人您让小的大声宣读嘛!
姚崇的信不长,但倪若水瞬间明白了姚崇的意思:如果再不支持灭蝗,就是在和皇帝陛下搞对抗!并且,汴州出现蝗灾,按照倪若水的思路,是因为倪若水自己不积德所致!
倪若水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那点小九九被姚崇识破,当朝宰相已经给足了自己面子,若这些话捅到皇帝陛下那里,他倪若水性命是否保得住都是未知数。
“汴州刺史请灭蝗御史指示!在下一定全力以赴,消灭蝗虫!”刚才还盛世凌人的倪若水立马换了表情,他恭恭敬敬地对明言说道。
明言其实不没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只是他看刚才还颐指气使的刺史大人,听完姚崇的信后立马变了嘴脸,甚是纳闷。
但他管不了这么多,心想,只要你配合灭蝗运动就行!
明言没想到,灭蝗行动刚刚实施两天,汴州地区许多孩子就病倒了。
许多孩子咳嗽、气急,得了哮喘,严重的已经转成肺结核。
药铺的药材被抢购一空。
倪刺史赶紧派人前往邻县调用药材,没想到,邻县的情况更加严重!
明言看到这种情况,想起三弟给他写的信里写过几剂方子,急忙拿出那封信。
他心里拿不定主意,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蝗虫能治病的!还要吃!万一吃出问题怎么办?
想了想,他派手下按照明和的方子,捉来蝗虫,亲自水煎去渣,加黄酒少许,让一个咳的很厉害的孩子服用了两次。
明言不放心,让手下士兵一直观察着那个服药的孩子,担心出什么问题。
那孩子服过两服药后,沉沉睡去,睡梦中几乎没有咳嗽。早上醒来后,孩子已经好多了。
明言大喜,让那孩子继续服用了两次,病情基本控制住了!
明言顾不上灭蝗,让手下士兵大量捉蝗虫熬药。他担心乡亲们顾虑,所以没有告诉他们药方,只是让病了的孩子来此服药。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带着孩子,来找李郎中给孩子治病。
还有已经转为肺结核的孩子,明言有了前面的经验,胆子大多了!
他命手下的将士们照着明和的药方,将蝗虫去翅、足、焙干研粉,温水送下,每服一钱,一日二至三次。没想到真的见效了!
倪若水听人说这个长安过来的御史不但会灭蝗,还能治病。特意上门讨教。
正好看到明言用水煎蝗虫,大为吃惊!
明言见无法隐瞒,只好假称此方是临走时姚宰相所给。
倪若水此时已对姚崇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他眼里,明言所做的一切都是宰相早已预见到的结果。如今,乖乖听话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明言叮嘱,这个方子不要在老百姓中间传播,因为一定会引起百姓的慌恐。
于是倪若水一面安排手下大量熬药治病,一面安排人员继续灭蝗。
经过一番扑杀后,汴州境内死掉的蝗虫大约有十四万担,还不算死在河里的、熬药治病的!
当然,为了不引起老百姓的恐慌,倪刺史听从明言的劝告,没有告诉百姓治病用的竟然是大量捕杀的蝗虫。
汴州,不,整个山东,治理蝗灾的成果是丰硕的!姚崇非常满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