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明言返回长安的第二日,朝廷便接到汴州刺史倪若水上报朝廷的奏折。
倪若水这次是完全被姚崇折服,佩服的五体投地。
明言走后,他连夜拟好奏章,一是被姚崇折服,二也是借机给姚崇表功,让姚崇记得自己。
他想,既然上次自己的小计谋姚崇能识破,那么这次他的表决书也一样会被姚崇理解。
于是他将治理蝗灾的详细情况汇报给朝廷,主要意思有三点:
一:这次治理蝗灾不仅卓有成效,保住了部分庄稼。同时,使百姓避免了流离失所。
二:姚宰相未雨绸缪,提前预知蝗灾来临时会发生疫情,安排治蝗特使做了充足准备,用特效偏方不花一文钱控制住了汴州方圆几个县区的疫情。
三:姚丞相真乃千古贤相!
姚崇于李隆基之前看到倪若水上疏的奏折,大为吃惊。
他暗想,自己并没有什么未雨绸缪、未卜先知的本事。这个倪若水,不是在拍马屁,就是在谎报功绩,顺便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姚崇想了想,将这份奏折压下来,暂未处理。
第二日,姚崇安排手下,在华欣斋宴请明言,为他庆功。并嘱咐手下,同时告知明和,让他坐陪。
话说明言经过几个月的辛劳奔波,人乏马困,回来后先去兵部交差,然后在家里美美休息了一天,随后便接到姚阁老宴请他的消息。
明和去和高掌柜打了招呼,亲自做好菜后,和明言一起等姚老伯到来。
姚崇一进雅间,看到明言非常高兴,说了几句客气话,三人坐定,姚崇这才开始说正事。
姚崇看着明言,问道:“明言,你懂得医术?”
明言回道:“明言一介武夫,哪里懂什么医术。”
姚崇点点头,说:“这就对了!某就觉得这个倪若水心计颇多,胡说八道,为了争取政绩,竟然写出如此不负责任的奏折!”
明和小心问道:“姚老伯,您详细说来,明和想知道事情原委。”
姚崇便把今日收到倪若水的奏折内容给两兄弟大致说了一遍。
明言一听。赶紧站起来,退后一步,对着姚崇施礼请罪:“姚阁老,此事并非倪刺史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姚崇疑惑不解:“你刚说不懂医术,况且老伯何时安排你用特效偏方治疗疫情了?”
明言低着头说:“请姚阁老处罚明言!明言擅自做主,怕实情告知镇不住刺史大人,于是对倪刺史说偏方是临走时您给明言的。”
姚崇越听越糊涂,他挥挥手说:“明言,你坐下说话。老伯要你从头开始,仔仔细细讲一遍。”
明言看了一眼明和,说:“是!明言遵命!”
明言从收到明和的第一封信讲起。
当时,他看到明和的信末尾写了几个偏方,还很奇怪。不知明和写这些作甚,而且一看全是用蝗虫做药,并未当真,只是随意收了起来。
后来,汴州地区出现疫情。倪刺史如何去邻县买药,如何药材?腆赖那榭鲎邢杆盗艘槐椤
姚老伯急着说:“你手里不是有偏方嘛!为何不早点献出来!”
明和噗嗤一声笑了。插嘴说:“姚老伯,你好性急。听大兄慢慢讲。”
姚崇说:“眼看着老百姓受罪受苦,谁能等得住!”
明言说:“是啊!明言看着着急,可是,明和给的这个偏方,实在是奇怪,全部用蝗虫做药。”
“什么?蝗虫做药?这是前所未闻啊”姚崇接话。
“是啊,小的怕治不好病,反而耽误了孩子的病情。万一闹出人命,如何收场?”明言说。
“后来,一个经常在驻地帮忙的孩子来找小的。说他弟弟咳得很厉害,他们家里穷,请不起郎中,那孩子哭着求我,想问问我们这些来灭蝗的队伍里有没有随行的郎中,能不能帮他弟弟看看病?”
明言想起那个孩子跪在地下求自己的样子,面露同情之色。
“某看他实在可怜,便征得他的同意,说试试看,这下,某亲自用明和给的偏方熬了药,给他弟弟服下。”
明言边讲脑中就想起当时紧张的形势。
“说实话,当时,明言很是担心,怕这药方吃出什么问题,便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那孩子身边。”
“那个孩子情况怎样?”姚崇忍不住问道。
“后来,因为有任务在身,不得不暂时离开。但某叮嘱可信的人,仔细照看那孩子。”
饭桌上的人都静静地听着等下文。
“没想到,两副药下去,那孩子竟然不怎么咳嗽了!继续服了两次,孩子的病真的好了!”明言高兴地说。
“太好了!”姚崇忍不住喊道,他兴奋地说:“继续讲!”
明言道:“那孩子走后,不断有附近百姓带着咳得病病歪歪的孩子来这里治病。明言为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告诉百姓药方是蝗虫煎水所成。”
姚崇点点头,明和也为大兄的聪慧高兴,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百姓知道了药方,一定会引起慌乱,那样,只怕治病会中断,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明和继续说:“某只是将熬好的药送与他们的孩子服用,一般情况,服用三到四次也就痊愈了。”
“后来,倪刺史不知在哪里听说了此事,便来找明言。倪刺史来得突然,又不经通报,他进来时,正好看到明言和手下在用蝗虫熬药。”
“他有没有呵斥于你?”姚崇关心地问。
“明言情急之下,只好说药方是临走时丞相所赐。并对倪刺史说,丞相要求药方不得外泄。”
明言一口气说完,又站起来连连请罪。
姚崇顾不上明言,只是定定看着明和。
明和微笑着,对姚崇说:“明和只是偶然得之。也没想到能派上用场救了急。”
三人重新坐定,边吃边聊。
第二日,姚崇便将倪若水的奏折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后,龙颜大悦,马上下旨赏赐了姚崇和倪若水财物若干。
姚崇说到做到,一纸聘书,将刚刚提为旅帅的明言再提一级。
明言转眼成为堂堂校尉,去兵部报道任职了。
本来,姚崇想安排明言去卢怀慎府上任职。
但明和反对,他心里清楚,副相卢怀慎时日不多,但又不能明说。
只是告诉大兄,若姚老伯问起,就说自己更想在皇城开开眼界即可。
姚崇听明言如此心意,自然随他。
明和每到休息日,便去姚府接两个妹妹回家。
每次,他都能如愿以偿见到涵冰。
两个人都很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借着接送妹妹的机会互送秋波。尽管如此,明和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
而此时,姚崇作为大唐帝国的第一宰相,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有了李隆基的支持,姚崇的宰相做得顺风顺水,朝廷的大小事情李隆基全部交给姚崇去办理。
姚崇成了李隆基不可缺少的良臣。
开元四年(716年),太上皇李旦病逝。
同年十一月,副相卢怀慎病逝。
李隆基内心悲伤,但因为有姚崇陪在左右,李隆基很快恢复了正常。
因为他相信,在姚崇的治理下,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生机勃勃,正走向前所未有的强大!
副相卢怀慎病逝后,姚崇同样推荐了老实巴交的尚书左丞源乾曜接替卢怀慎的职务。
明和见姚崇正春分得意,众人敬仰。
一般若非姚崇召唤,很少主动上门拜访姚崇。
只有姚崇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请他登门,明和才会上门分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