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30章 伏波将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诗宋词漫话》

    第二百三十章:伏波将军

    数百年来,白鸡村传承“游神”民俗。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以“游神”闹元宵,所奉主神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威名远播,白鸡村尊崇已久。伏波庙,承载岁月变迁,重大节日时祭祀不断,“游神”既是民间信仰,也是珍贵非遗。

    想深入了解,微信位置搜“莫大哥”。

    《伏波将军》

    莫春炳

    写于癸卯年正月旬日

    抗疫三年未出游,

    将军虽老怎服休。

    横刀立马驱敌?悖

    老当益壮显风流。

    裹革还尸英豪气,

    奸佞当道志难酬。

    铜柱分茅开天地,

    中越友谊定千秋。

    ……

    赏析

    这首《伏波将军》是一首致敬伏波将军的七言律诗,作者通过对伏波将军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与壮志情怀,同时蕴含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下面结合唐诗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对其进行赏析:

    唐诗宋词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组合传递情感与思想。这首诗同样构建出雄浑壮阔又饱含感慨的意境。开篇

    “抗疫三年未出游”

    一句,将现实生活中的抗疫经历与诗人渴望出游的心情表达出来,为后文引出伏波将军做铺垫,使诗歌从现实过渡到历史情境。随后几句围绕伏波将军展开,

    “横刀立马驱敌?悖?系币孀诚苑缌鳌

    描绘出将军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勇形象,让人联想到唐诗中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所塑造的戍边战士无畏战斗的壮烈画面,都营造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战斗氛围。

    唐诗宋词情感丰富多样,或思乡、或爱国、或叹人生。此诗情感真挚且复杂。一方面歌颂伏波将军的豪情壮志,

    “裹革还尸英豪气”

    体现出将军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与宋词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所表达的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拳拳之心相呼应,传达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敬仰。另一方面,

    “奸佞当道志难酬”

    流露出对将军壮志难伸的惋惜与悲愤,类似唐诗中杜甫诸多诗作对时事艰难、贤才不得重用的感慨,借古讽今,抒发对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批判。

    唐诗宋词常用典故来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本诗

    “铜柱分茅开天地,中越友谊定千秋”

    运用了与伏波将军相关的典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交趾立铜柱,作为汉朝边界标志,

    “铜柱分茅”

    既点明了将军的历史功绩,开拓疆土,又象征着中越两国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友谊,如同宋词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量运用三国赤壁之战的典故,借古人之事,抒当下之情,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唐诗宋词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

    “横刀立马”“老当益壮”

    等词汇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将军形象;

    “驱”“显”“裹”

    等动词的运用,使诗句充满动态感,富有感染力。在韵律方面,全诗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符合唐诗宋词在音韵节奏上的追求。

    总体而言,《伏波将军》这首诗借鉴了唐诗宋词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用典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优秀传统,以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对伏波将军的崇敬与追思,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感悟,不失为一首佳作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