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元论命--告诉你什么是命学 > 第二十九章论命理学的哲学思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易经谈易经就不能不提命理学的哲学思想,其实华夏民族的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的人文思想,说起来都是来自于周易思想。

    周易的哲学思想来源于上古黄河流域华夏民族对天地的认识,人类思想的源泉本身就来自于对自然的认知。世界上所有的教义思想都是对自然的感悟,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证,是数学原理,更是哲学原理。

    而周易的思想原理正是基于当时人类的文明思维创立出来的,这种人文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是先进的。为后期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上层建筑创建了思想基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周易的理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理学们闭关自守,以致于后期的产生的理学观念出现扭曲变形的现象。

    过度扩张的强权政治理念把封建王朝推上了极端,高悬当空,完全脱离了下层民众,造成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与世界隔绝,最终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

    代表周易理学思想的儒家学说发展到后期,就象一个养尊处优的老宦官,本身无生殖能力却霸占着天下女人,把自己与女人悬空封闭在一个死寂的环境中,严重地阻碍着新生思想意识的萌生。

    最终导致上层建筑的导航思想处于断流截源的状态,无法抵挡来自西方人文思想的冲击,步步后退,最终走上了死路。

    中华儿女中的仁人志士发生问题的根结,在清后期与民国时期以牺牲无数英雄的代价,用鲜血探索出新的思想意识,最终在一代伟人的领导下找到了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政治思想,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次的东西方文化冲击都是用鲜血渲染的,中华儿女为此付出的代价无法用文字表达。

    时至今日,周易思想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的进步,完全落后于时代,成了政治力量唾弃之物。

    不能为上层建筑所用的东方传统文化在艰难与痛苦中挣扎着,就如汉代的道教被儒教取代之后一样,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流落于江湖、民间、山川之间。

    已经淡出政治力量的思想文明要想重新回到人们的政治视野之中,就必须引入创新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文化理论,建立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思想体系,才能恢复周易理学思想的光芒,使周易理学重新回到上层建筑的视野之中,成为继续引领华夏民族乃至引领世界各民族的思想理论工具。

    因此,如今学习周易,我们就需要用批判的态度对待旧有的周易理学思想,要有目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理解,然后用创新思维开柘新思路,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下面谈八字中十神互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讲如何推八字中的财与官,正如上面说的。人离开母体,就离不开需要两字。需要是生存的根本意义。

    人不分贵贱,但是贫富的差别是社会现实中的现实存在。

    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的探索解决公平公正,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努力减少贫富间的差距。但是,现实是社会发展并不完全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现实是人类社会无形中存在差距,这并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政治力量能给予的只是外部条件,并不能完全改变单个人的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德国,瑞典这些国家也不能消除等级差异。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一个人的能力,意志趋向有先天存在性,并不意味着后天可以完全改变。

    就一个人的能力而言不是说一个人学历高,知识面广,能力就大。而学历低,知识面单薄,人的能力就差。人的能力与知识不存在完全正比关系,不是说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人的能力存在先天条件,后天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其实人的能力大小与自然天性有关,这不是唯命论。

    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有先天的赋予性,后天环境与教育以及自身努力只是外部条件,并不意味着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解决社会地位中的贫富差异。这正是命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

    人类的能力大小首先是基于先天赋予的意识向往,之后才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不是说随意一个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意就可以达成某种人生目标。

    如一个人想成为一个领导者,首先你必须先天具备领导才能,领导才能就是一种心理动力,这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即便是你天生拥有管理才能,但这个才能也分大小。不是完全由后天培养出来的。

    有的人一生与官宦无缘,有的人学历高到博士后,却不缘于领导人。如果你强制给他个官帽戴上,他也会弄的一蹋糊涂,官帽戴歪着。

    人类的智能无形中是有分工的,是有区别的。一个政治家的产生一定与先天意志向往有关,从命理学上讲一定是官杀占据了八字要领。一个思想家的产生一定是印绶贯通了八字,一个经济学家或企业家的八字一定财气通了门户。这是命理学对人性的读解,对社会学的贡献。

    把命理学运用到现实中是对社会发展学的考证,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命理学告诉我们一个政治家不应该是一个八字财星过度旺盛的人,因为财星过旺的人在追求财富时没有制约机制,这种人只适合做商人,胡雪岩,黄光裕,牟其中都是这类人。政治家过度膨胀自私之心,过度贪婪会成为一个贪官污吏。

    同样,一个经济学家或企业家不可能是一个印绶贯通八字的人,因为印绶贯通八字的人如果去做经济学家,那么这个国家离爆发经济危机不远了。如果做企业领导人,这个企业离倒闭已经没有多远了。

    因为一个八字中印绶贯通而没制衡的人,他一定是个理想主义与权谋主义者,并且带领一群理想者与阴谋活动家,这样一个企业在这邦人的领导下不垮台是不可能的。

    那么,一个财气通了门户的人,也一样不能去做思想家。因为思想家是不善于理财的。思想家的财富来源于他的政治地位与下层给予的荣誉。思想家多是理想主义者与社会均衡主义者。如果一个财气通了门户的人去做思想家而八字中又没有制约机制,那么这个国家离战争就没多远了。

    这个家伙一定是阿道夫.希特列,因为这家伙的脑子里全是如何最快速的获得财富,并且是直线的获取利益,折中性方案在财气旺的人看来是在浪费时间与生命,获得财富就需要大量的资源,如何获得大量的资源,掠夺是最快最直线的捷径。

    其实从八字理论上,五行之间的相互制衡,就是人类社会学中社会关系学,属于哲学的范畴。

    命理学中的五行互生互斥理论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可是真正实际应用这套理论系统的是西方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发明家与思想家,却不是社会活动家与实践者,因为中国人思想上压着三坐大山,即儒山,道山与佛山。

    儒教禁锢了中国人的创新思想,设定了禁锢主义的思想规范。道教传输了虚无缥缈的无为思想,而佛教文化的空灵论又占据下层民众的心理空间。

    要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还可以认可,要说到精深就苦了中国人了。这博大的思想熔化了中国人本质的质朴纯真,也熔掉了中国人原有的本质属性。

    中国人的观念中总有一种思想认识,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熔炉,这个大熔炉可以熔化掉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思维,可是这个大熔炉也烧掉了自己。

    一千多年来,自汉代启用儒教学说之后,中华民族无数次受制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与掠夺,又无数次在农民起义军的刀枪剑戟中更替朝代,变迁历史。

    原因就与这三种禁锢思想分不开,导致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固定化,创新意识无法前行。以致于社会发展到清末中国人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最终在西方人厉炮轰击之下,以牺牲无数英雄的生命为代价,换取适合中国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受制于三大教派禁忌思想所累的封建王朝,由于上层建筑无法获得新的意识形态来指导航向,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由此可见,世界上无论何种教派都是禁忌主义的具体体现者,任何教派都有与自已利益攸关的禁锢思想,只不过层度不同而已。

    佛教禁锢的是“欲念”。伊斯兰教禁锢的是“自我”。基督教禁锢的是“灵魂”。儒教禁锢的是“自由”。

    信奉佛祖就要无欲,四空。信奉真主就要把生命交给真主。信奉上帝你就把灵魂给上帝吧。信奉孔子,你就得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皇帝。

    世界上任何教派都有其自己的禁忌论,他们灌输的理论思想都是在维护其自身利益,不利于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理论思想,他们自然是禁锢的。当这种禁忌形成一种长态,一种模式时,那么这个社会想行动都困难,更不用说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了。

    二、命理学

    命理学与儒家学说一样是易经的衍生品,与儒家学说不同的是儒家思想来自于周易的“理”。而命理学的原理来自于易经的“数”术。

    同样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思想体系,其意识形态与指导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人类发展的文明之路。

    只是儒家思想因为路线偏离了社会发展轨道,被现有政治体制摒弃了。而命理学只是世界文化进程中的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在山道旁,林荫间而已。

    通俗地说都是一个老奶奶生的两孩子,道与理同宗,又都是不受当今政治力量待见的孩子,其命运注定一样,游离于山林之间,边缘在文化市井之中罢了。

    不过命理学中的制衡论却是社会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人类文明制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周易的五行制衡论。下面重点诠释一下命理学中的制衡论。

    命理学认为八字以日干为主线,在其周围部满了生的力量与斥的力量,有相互制衡的作用。生的力量与斥的力量产生相互制衡,这两种力度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其实自然界什么事情不是如此呢?

    从命理学的观点出发,推论一个命理首先要推论一个人的财富多少,因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财富。人可以不论贵贱,但是分贫富。并且,贫富间的差距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奋斗就可以实现平等的。

    那么如何实现贫富差距不至拉得过大,如何平抑贫富差距?是靠人民自身的能力吗?

    不是!严肃的说平抑贫富差距的力量来自政治力量,政治权利,也就是官僚机构。

    财富的共有共享与平均分配是靠众人中的官僚来实现的,而官僚的产生则来自于众人的推举,官僚只是众人中的少数,是众人中有责任意识的人来承担的。

    因此,命理学认为就一个人的八字而言,推论八字中的官贵并没有推论一个人的贫富重要。

    官僚的起源点来自于自身的出类拔萃与众人的推举。官僚的职责是公正公平的分配财富,共享财富。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原则赋予官僚更高更强的权利,而权利的职责就如同大树的荫庇一样,是庇护大树下所有的众人的。

    同样,给予权利的标准是以分配物质的多少来衡量的,权力机构掌握的财富多少是衡量权利大小的标准。而衡量权力机构是否公平公正的标准是由公民给予官僚机构的信誉度,荣誉感来评估的。

    而命理学中代表信誉度,荣誉感正是印绶,这也是八字中财生官,官生印的道理。

    财富来源于哪里?来自众人的猎取,产生,创造。财富积累起来由谁来分配?当然是官僚机构,权力机关。

    那么官僚与权利的职责范围是什么?是保障人民的财富不受侵犯,人身不受伤害,居住不受干扰,自由不受限制,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权力机构的职责也是义务。

    官僚来自于众人中出类拔萃的个体,而官僚的产生又来自于众人的认可与推举。同样衡量官僚的公正公正的责任也来自众人,也就是众人中表现出伤官、食神精神的人来担当的。

    制约权力机构的力量是什么?是自由环境下人民的自我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思想,以及宣传手段,讴歌形式等等,是由伤官食神来代表的。人人都在说创新,到底创新精神来自哪里?就来自于伤官,来自自由环境、自我意识。

    在印绶制约下,众人不能产生脱离统一体制的思想。但是在权利荫蔽下的众人中,总有思想散漫的自由主义者,这些奔放的自由人就是内心充斥着伤官精神的人,这些人具有克制官僚机构的能力。

    伤官代表了自由奔放,开拓创新,多才多艺,讴歌善舞。这些具有自由思想的人集中在艺术家、歌者、媒体、评论家、诗人等等人群中。

    由此不难理解伤官性格中的自由奔放、开拓创新与不喜约束精神是艺术家、诗人、歌者、批评家们平衡权利的中坚力量,自由的伤官是制衡官僚的天然机制,这就是伤官克制官星的原因所在。

    理解了制衡官僚的自然本能来自于伤官,就可以理解自由的猎取食物,与自由的交换食品是一切财富复制的源泉,也是资本主义的起始理论。

    自由的贸易是财富倍增的基本要素。

    自由的猎取食物,自由的交换物品是激励人们更多的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动力源泉。这就是食伤生财的道理。

    当财富产生之后,最终的目标什么呢?是众人共享还是独自享受?这就显示出比肩、劫财的功能了。

    比肩、劫财是分夺财富的原神,是分割财富的力量,自然就是克制财星的原始动力。

    现在我们知道公平公正的分配与共享食物是官僚的职责,发现财源是伤官的职责,聚敛财富是财星的职责,给予分配者评价是印星的职责,那么,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是谁的职责,自然是比劫的职责。

    回过头来理解,在推论一个人的命理时,判断财星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的影响,决定着这个一生能够获得多少财富。

    财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人类的活命之源。

    人类追求财富的最大享有是基于人类的本性,这不是自利的表现,这并不是人类的错误,而是人类的最大优点。是人类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这正是资本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活体,吸取营养是硬道理,脱离了食物吸取,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

    因此,命理学认为财富来源于自由的获取,自由的贸易。而官僚来源于公平无私的分配财富。官僚不是来自于上级分配,而是来自于下层推举。也就是说官僚来自于众人的推举,来自于财富共享,财富分配。

    当官僚机制形成之后,是否公平公正的分配财富就是衡量官僚权利与声誉的标准。官僚的权利来源于公平公正的分配财富,同样官僚的声誉也来自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这个道理正是印绶产生于官僚政治的道理。

    印绶是什么?印绶是大树之荫,树荫如伞可以荫庇众人。那么,印绶从何而来?印绶如上所述,印绶来源于官僚政治的规则规范。印绶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标准,法律法规。

    那么,法律法规来自于哪里?是与生俱来的还是来自于官僚机构?命理学告诉我们,道德来自于规范,规范来于需求,需求来自于自由,自由来自于我心。也就是说印绶来自于官僚,官僚来自于财富,财富来自于艺能,艺能来自于我心。

    那么我心是什么?是人的肉体之心吗?不是。是意识形态。

    也就是易经阴阳二元论中意识形态,易经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起源来自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产生自由思想。自由思想产生自由贸易,自由猎取,而有自由猎取就必然产生社会次序。当社会次序产生之后,次序排列就会出现行为规范,规范管理就是道德与次序的标准。

    这就是我心,是人类的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就是左右社会发展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来源,就来自我心,是人民的心理需求。

    命理学告诉我们阴阳可知,八方可分,五行却含藏于中心。五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正是这五行含藏支配着人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行为是什么?行为是我对需要的体现,我行动了我有需要,需要的多少是有次序的,次序产生规范,规范的产生就是道德的标准。

    我的需求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自由猎取,自由的贸易,自由的创造,但是次序与规范是制衡财富共享的机制。因此我心与自由的量度区别了你蕴含了多少需求的元素,这种元素是无形的,来自于内心。

    那么既然需求来自于心,支配了人的行为。人生下来懵懵懂懂,只知道需求,只知道自由,如何知道什么是次序,什么是规范呢?

    需要是生命的来源,人要活命,就要有自由的空间,需求来自于自由的获取,获得是生存的来源。那么需要多少,不是无限自由的获得,是由分配来完成的。

    因此,需要是次序分配的起源,不能说需要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分配共享是次序的起源,而次序就是产生规范的标准,所以道德的标准就是规范,而规范出自于次序。

    拥有规则,就拥有了平安。因为规则是荫庇我之生命的,规则是保护我不受伤害与灾祸的根源。我有了平安,生儿育女,儿女是受我呵护的。

    因此,儿女在我的娇生惯养下,任性的自由冲闯是伤食的本源。这就是我生自由奔放的儿女,儿女去创造财富,财富共享产生次序,次序排列产生规范,规范有序的环境自然会保护我的平安。在平安中无灾无难的我又去生儿育女,如此反复循环。

    这就是为什么我生伤,伤生财,财生官,官生印,印生我,我生伤,伤生财的道理,

    相反,道德是规范儿女行为的标准,任性又是冲闯次序的来源,次序又是排列组合我的兄弟姐妹的根本所在,而我与兄弟姐妹又是分夺财源的根源,兄弟姐妹去分夺财源,财源分配的多少又是用道德来衡量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人类生存的社会标准与规范。

    这就是为什么印克伤,伤克官,官克我,我克财,财克印的道理。懂得了这个起源理论就不难理解八字预测理论了,推论八字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的行为是有规范的,无序的行为会带来灾祸的。就如同八字中的印绶不能制衡八字中伤官一样,伤官是聪明、豪放、多才多艺的,同时伤官又是任性与放纵的代名词。

    伤官只有在印绶的制衡下可以摒弃任性,屈从日主去创造财富,继而带来平安与快乐。所以伤官重者无论男女多英俊,聪明,多才艺,善理财,多富人,因为伤为财之源头。

    一个伤官重的人,必然懂得娱乐,身怀才艺就是伤官在起作用。但是如果这个八字的印绶偏居一隅,制衡伤官无力,如果八字中再出现沐浴桃花,孤鸾寡鹊,纵然有儿女情长,亦如虚花,日久反成仇家,危害终生。

    三、道德

    人们一直在追求“道德”的规范,其实道德的标准就产生于规范。一个人的行为要从道德出发,从规范做起。人心本善,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认识。

    中国是个农耕社会发达的国家,从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即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农耕社会,农耕社会需要的是合作,而合作须要并且强化的是规范。所以自古以来,早期部族长老与后期统治者一直重视规范的强化,忽略道德的护荫,打击自由的伸展。

    西方游牧民族却截然不同的伸展了自由的思想,强化了道德的护荫,重视了道德对自由的制衡。用规范制衡了自利的分夺,平衡了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均衡发展。

    而东方农耕民族重视的是权力机构的强化,忽略自由奔放的思想是制衡官僚政治的力有效力量,混淆了道德来源于规范,而如树荫一样荫庇众人的目地。

    由于道德观念的混淆,继而“善”、“恶”就没有了出处,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从何而来?

    什么是“善”?“善”其实是从道德中演绎出来的一种思想概念,归于道德的范畴。那么道德来自于何处,道德标准来自于人心吗?其实不是。

    道德来自于规范,那么规范又是什么呢?规范就是管理,规范是公平管理的衡量标准,也就是今天的政府、法制等等制定规范标准的部门。

    那么道德来自于哪里?说到道德的来源,其实几千年来,人们把道德归于人心,归于“善”自心生,以及所谓的孔二夫子所言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这只是儒家皇统思想中愚民思想的余毒而已。

    人从离开母体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不知道吧。

    人生下来懵懵懂懂,没有善恶之分。人生下来,第一是需要吃奶,活命是第一需要,有需要就要有自由的空间,在母亲的护荫下自由的获取食物,那么需求就是来自于自由的获取,获得是生存的来源。

    那么一个人需要多少,从人类有部族之后,就不在是无限自由的获得,而是由分配来完成的,这种分配制度无论农耕社会还是游牧民族,群体的效应是一样的。

    因此,需要是次序分配的起源,不能说需要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大家分配共享了,继而产生了次序,分配共享是次序的起源,共享的均衡及次序就是产生规范的标准,所以道德的标准就是规范,而规范出自于次序。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善”与“恶”来自于规范。

    那么规范来自于哪里?规范来自于公平公正的分配财富。

    规范来自于需要,人生下来要活命,活命就是需要的源动力,要活命就需猎取食物,猎取食物就需要行动、行为,行为是对需要的体现,行动了有需要,需要的多少是有次序的,次序自然而然地产生规范,规范的产生就是道德的标准。人的需求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自由猎取,自由的贸易,自由的创造,但是次序与规范是制衡财富分配共享的机制。

    因此,人心与自由的量度区别了一个人蕴含了多少需求的元素,这种元素是无形的,是自由的,来自于内心。同时也区别了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个人创造财富猎取财富的能力从其生下来就是不同的,不同需求能力产生不同的财富效应,于是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贫穷。

    人与人无贵贱之分,但是有贫富之分。社会发展了,贫富自然分化,那么富人的多余财富如何再次分配共享与穷人呢?这是由规范来完成的,决对不是由自由来完成的,也不是由道德来完成的。这是近年来一直在争议的焦点,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时至今日无论从社会学、经济学,从任何一点是去理解,财富的分配与共享不是富人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古往今来滥用“善”的含义,没有制约的行使道德中的善与恶,不是用“善”,是炫耀一些人的富有,是对规范的挑衅,继而人们会产生对善的逆反心理,造成对规范次序的不信任,继而会形成积怨,产生对道德的质疑。

    其实制衡道德的标准是来自需要,需要的公平公正的有序分配制度是制衡道德的标准。而制衡规范的力量是来自于自由,来自于众人的自由思想。而自由是不能够无限度的,对自由的制衡机制正是来源于道德。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与东方人不同了。游牧民族的行为自由奔放,自然思想也就自由奔放,游牧民族以游牧为生计,行为自由,自然重视对自由思想的伸展,而农耕民族是定居而生,自然重视次序与规范。这其实也是东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同的根本原因。

    那么自由来自于何处?其实自由才是真正的来源于人心,自由是由心生的。

    几千年来,东方人因农耕的需要,一直重视次序与规范的强化,压制自由的思想,用封建思想混淆自由、道德、规范与需要的概念,由于不能正确的化分自由、道德、规范与需求的界限,继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无法正确的解释与规范。

    这就是农耕社会的最大扭矩与顽疾。如对道德的理解,农耕社会对道德的理解是扭曲的,基本上是建立在封建统治思想的观念之上的,是对人性心向自由的泯灭,由于农耕社会的局限,自由的量度不能发挥,继而对规范的制衡没有了力度,而规范的强势地位正是道德扭曲的根源所在。

    世界上无论如何事物都要有对应的制衡机制的,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没有制衡标准,必然导致过度扩张,过度扩张是灾祸降临的根源,也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所在。

    农耕社会的制度更迭速度快,不能不归宿于次序规范的过度强势,过度集中的权利,以及强势的规范管理是导致社会演变过快的根源,这也是古代东方封建制国家朝代更迭快的根本原因。

    如上所述自然自由也不是无限的,制衡自由的标准是来自于法制的界限。而法制就出自规范,规范出自于公平公正的分配众人的需求,因此规范必须是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是产生正确的法律法规的根本。而正确的法制标准正是制衡自由思想的标准,也是规范产生法制,法制荫护众生的根本所在。

    这就是心生自由,自由的思想与外部条件产生财富,财富需要公平公正的分配共享的规范制度,公平公正的规范产生正确的法制观念,正确的法制如伞一般荫护众人,众人在法制的伞下生儿育女。

    反之,法制制衡自由,自由制衡规范,规范管理众人,众人分配财富,财富的公平公正的共享是衡量法制的标准。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逻辑关系学,真正的哲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