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人间鬼市 > 第五十九章 清微真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慎之全天练功,陆瑛睡醒已是傍晚,此时赶路是不可能了,二人吃过了晚饭,陆瑛又继续睡,徐慎之多打了几趟拳才睡下。

    第二天天亮,徐慎之去备足了干粮清水,又去买了几套衣服带上,收拾妥当,二人继续出发。

    江都县离茅山已经不远了,徐慎之计算时间,顶多再有半个月就能赶到。

    而金人第二次南下的时间也越来越近,该来的总会来,只要路上别生变故,他就能在受?之后重新北上,赶到汴京。

    二人日夜兼程,一路上并不讲究,陆瑛知道徐慎之着急,途中也未有再耍大小姐脾气,也渐渐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十多天后,二人抵达江宁府句容县。

    徐慎之百感交集,茅山便在句容境内,后世的他是茅山弟子,现在再次到得茅山,令他心生回家的感觉,离茅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到了句容,徐慎之虽然急切,但还是耐着性子,找家客栈歇息一晚。

    十多天长途奔波,他和陆瑛有些累了,如今已至句容,他怀揣着激动,十分激动。

    二人至一家客栈内,徐慎之要了酒菜,二人饮食过后,回房休息。

    到了次日,徐慎之早早起来,陆瑛还在睡,他去敲门,叫醒了陆瑛。

    “这都已经到茅山了,你着什么急啊?”陆瑛洗漱之后,不满地嘟囔道。

    徐慎之道:“你知道对我而言,到了茅山意味着什么吗?”

    陆瑛懒洋洋地摇头。

    徐慎之激动道:“回家!我又回来了!”

    陆瑛打起了精神,徐慎之用了一个“又”字,引起了她的注意,“你以前来过茅山?”

    徐慎之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换个情绪稳定的腔调,“不曾来过。”

    陆瑛白了他一眼,不再问他。

    二人用过茶点,再次上路,一路上陆瑛仔细观察徐慎之,他虽然强装镇定,但还是无法掩饰眼神中流露出的那份喜悦与激动。

    她渐渐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徐慎之了,他身上似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行了一日,到达茅山脚下,徐慎之忍不住仰天长啸,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你莫不是疯了吧?”陆瑛朝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徐慎之讪讪一笑,站在山脚下,细看茅山全景。

    茅山是道门上清派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此时的茅山与后世差别不是很大,但宫、观、殿、宇各种建筑,却与后世茅山差别显著。

    后世的茅山,在太平天国时期就遭兵燹之灾,后来日军侵华时期,又被鬼子毁坏九成以上的建筑,新中国成立之后,“文革”时期,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而此时的茅山,却是未遭破坏,宫殿林立,有二三百处,房屋数千,磅礴大气。

    茅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势山不高却极其秀雅,水泉不深却甚是澄清。

    细看那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绿树成荫,葱茏一片,山间薄雾轻纱,夕阳映照如画。

    如此茅山,才是真正的“上清宗坛”,才能担得起“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

    历朝历代,曾有多数道行高深之人在此结庐修行。

    怀揣着激动,徐慎之沿着山间大路上山,此处灵气充沛,无尘世之喧闹,徐慎之深吸一口气,便感到气息顺畅,心旷神怡。

    徐慎之走得不快,贪婪的吞吐着茅山新鲜的空气。

    陆瑛虽非道门弟子,但也沉醉于这优雅的环境之中,跟着徐慎之身后缓步而行。

    从前她只知道武林中有“二家五宗”,身为其一的陆家的小姐,陆瑛自小便因生于武林世家而自豪,直至今日看到茅山,才发现以前有些坐井观天了,茅山的建筑远比陆家气派,且山势秀美灵动,灵气充沛,远远超过莫陆两家。

    二人上山之后,便有一个知客道人前来引路,道声:“善人慈悲。”

    徐慎之作揖还礼,先去功德殿献了几十两香火钱,随后被知客道人带着四处观摩。

    茅山此时不算太过兴旺,门中有几百名弟子,但建筑繁多,有各种宫殿,供奉各路仙家,其中以三清祖师为最,其次便是四御。

    茅山道鼻祖为三茅真君,因此,在三清四御之下,所供奉的便是三茅真君了。

    知客道人能说会道,吐沫横飞,向徐慎之讲述各种神仙典故,以及历史上曾经在茅山修行得道高人有哪些。

    徐慎之对他说的那些典故都有所了解,但没有他记得那么清楚,也没有他那么能说。

    知客道人说得兴起,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徐慎之有正事要做,便打断了他,“道长,在下来此,实有要事。”

    “善人有何要事?”知客道人不明所以。

    徐慎之道:“在下此次前来,是为了传度入门。”

    虽然明知道这个知客道人只是个跑腿的,但徐慎之还是说了出来,毕竟他对现在的茅山了解并不多,不知道掌门是谁,门中有多少授?弟子。

    “这样啊,这个简单,善人可以找门中一位师长,请求拜入门下。”

    “劳烦道长引荐则个。”徐慎之向他做礼,用的是标准的道门稽首礼,放下双手的时候,将一锭白银塞进了知客道人手里。

    “好说,好说。”知客道人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隙,道:“贫道推荐一位师门长辈,善人可自去寻他,莫说是贫道推荐,只道是仰慕仙家姿态,诚心求道。”

    “有劳了。”徐慎之再次拱手作揖。

    知客道人给他推荐了一个道人,并告明住处,便离开了。

    “走吧。”徐慎之笑意甚浓,招呼陆瑛离开。

    陆瑛问道:“你真打算当道士?”

    “嗯。”徐慎之点了点头。

    陆瑛皱眉道:“那你当了道士,是不是就得待在这山上修行了?”

    她是怕徐慎之到了道士,自己一个人找不到莫云星。

    徐慎之摇了摇头,正一道人身不出家命出家,做了道人之后,一切行事由天庭监管,地府不再负责,但却并没有太多拘束。

    而全真道人规矩较多,不得吃荤,不许成亲。全真道是王重阳承钟、吕二仙之道统所创,但此时王重阳应该只有十来岁,尚未得享大道,更别说创立全真教了。

    因此,此时道门无论是何门派,都属正一教下。

    那知客道人给徐慎之推荐的道人,道号清微子,俗名叫田九宫,是茅山掌门的师弟。

    徐慎之按照知客道人给他说的位置,带着陆瑛行去。茅山地方大建筑多,要找人住处不是很容易。

    徐慎之本想让那知客道人引路,但那知客道人怕被清微子知道他私收徐慎之银两一事,便拒绝前往。

    绕行近一刻钟的时间,徐慎之才找到了知客道人所说的地点。

    走到门前,徐慎之让陆瑛在外面等候,他上前敲门。

    “进来。”房内传出一个平静的声音。

    徐慎之推门而入,只见床头有一道人盘膝而坐。

    那道人身穿紫色道袍,年过四十,面目方正,颌下留着一缕美须,双眸中精芒若现,整个人身上没有半点气息流露出来,若不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徐慎之都会怀疑他是不是个死人。

    “阳神真人!”徐慎之心头微震,这个道人就是清微子田九宫无疑,他身上穿着的紫色法袍,非一般道人所能穿戴,只有凝练元神的道人才能穿戴,象征紫气东来。

    “见过真人。”徐慎之躬身作揖。

    见进门的不是茅山弟子,清微子也不诧异,双唇微启,道:“小善人来此,有何贵干?”

    徐慎之双膝弯曲,语气诚恳,“弟子徐慎之,恳请真人传度,收弟子为徒。”

    “你可是那个杀害同门,背叛师门的徐慎之?”清微子出言反问。

    徐慎之心中一慌,忙道:“弟子的确是神行宗徐慎之,杀害同门确有其事,但却非弟子有意而为,实是被迫之举。”

    “善人自去。”清微子面色平静,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

    徐慎之以为清微子是听信江湖传闻,误会他是数典忘祖,背信弃义之徒,故不收他为徒。

    徐慎之忙磕头道:“真人,请听弟子解释。”

    清微子看穿了他心中所想,摇头道:“非是贫道误信江湖传闻不收你,而是你体内灵气充沛,小周天已通,另有缘法际遇,君子不夺人所好,以贫道之能,做不得你师父。”

    徐慎之心中惊奇,没想到清微子一眼就看出了他内心所想,以及他的灵气修为。同时,他又仔细分析清微子的话所表达的意思。

    清微子那句“君子不夺人所好”,似乎暗指有意收徐慎之为徒,但徐慎之任督二脉贯通,让他误会是有道门中人指点过他。

    但最后一句“以贫道之能,做不得你师父”,让徐慎之却是听得云里雾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弟子空有灵气修为,无有师承。”徐慎之拱手。

    “你有仙人资体,而贫道此生止步阳神,致虚已然无望,怎能教导于你?”清微子摇头道:“贫道所言非虚,你的确另有缘法际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