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奥托·冯·梅克伦堡之所以选择这么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科研机构的选址,是因为这里主要研究的是用于细菌战的生物战剂,需要在远离人群的地方进行研究。
奥托·冯·梅克伦堡将研究的主要方向定在了炭疽杆菌的研究上,之所以选择炭疽杆菌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因为这种杆菌广泛存在于全球的泥土之中,而且又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率最高的牛和羊是欧洲普遍饲养的家畜。人类会因为直接接触,如解剖、剥食因炭疽死亡的动物或患病动物;误食炭疽病、死畜肉类;吸入炭疽芽胞的气溶胶;以及施放炭疽芽胞杆菌等细菌战剂等而感染,所以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很广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炭疽杆菌的生命力非常强,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氏染色阳性。炭疽杆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一般是在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之间的条件下易形成芽胞。芽孢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合成菌体的机构,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芽孢通过激活、发芽、生长三个连续阶段又可成为新的繁殖体,继续分裂、增殖、活跃生长,所以芽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尘埃、地表、水源、土壤和腐烂物体中。但是它的活性可以一直保持一百年到二百年左右,而在环境和温度适宜之时,它又会继续恢复致病能力。奥托·冯·梅克伦堡曾经亲眼见过在一百年前曾经发生过炭疽杆菌的疫区,在百年之后,由于人们在挖土的过程中挖到了当年掩埋的病死牲畜,而造成了直接接触,导致了炭疽热的爆发。而炭疽杆菌的芽孢具有多层厚膜结构,其中芽孢壳由一种类似角蛋白的憎水蛋白质组成,非常致密,不具渗透性,能抗御表面活性剂、化学药物的渗透和常用物理灭菌法,所以炭疽杆菌是一种非常难以完全杀灭的天生的生物武器。
奥托·冯·梅克伦堡招了一些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在这个研究所里专事生产炭疽杆菌生物战剂。而他自己则专心投入了对于埃及纸莎草资料的破解,以及染色体的研究工作之中。
但是奥托·冯·梅克伦堡面临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对染色体进行操作,在奥托·冯·梅克伦堡所在的时代,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甚至连这一概念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科学幻想。现代染色体操作技术是使用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微细玻璃针或者用激光进行操作的。而在奥托·冯·梅克伦堡生活的那个年代,玻璃加工技术并没有达到如此精确的程度,所以无法生产用于染色体显微操作技术的微细玻璃针。而激光的原理虽然早在1916年已被著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但直到1960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
所以在奥托·冯·梅克伦堡看来想要对染色体进行显微操作,就好像站在地球上要摘下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那样的艰难。这也让梅克伦堡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他能够获得纸沙草上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但是如果要实际把这些跨时代的技术,变成能够应用于二十世纪科技领域的实用科学技术,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因此他开始拜访德国的一些著名的工程师,希望这些工程方面的专家可以为他解决技术上的实用装备问题。但是他走访过的很多工程师,对于他提出了进行显微操作的这种要求都表示出了嗤之以鼻的态度,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在工程技术角度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奥托·冯·梅克伦堡就像着了魔一样,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去进行染色体的显微操作,他咨询了很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并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找到了关于赫尔威氏(hertwig)在1911年首次成功地人工消除了精子染色体活性,被人们称为“赫尔威氏效应”的资料。
这是一种在适当的高辐射剂量下,导致精籽染色体完全失活,届时精籽虽能穿入卵内,却只能起到激活卵球启动发育的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这种技术是使用经过紫外线、艾克斯射线(xray)或伽马射线等处理后的失活精籽来“受精”,再在适当时间施以冷、热、高压等物理处理,使卵子发育为正常的二倍体动物。因此雌核发育又被称为假受精,因为精籽虽然正常地钻入和激活了卵子,但精籽的细胞核并未参与卵球的发育,精籽在染色体中很快消失,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的控制下进行的一种发育方式。
而梅克伦堡在仔细研究了这种方式之后,让他对放射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发觉这种从放射性矿物质里释放出的肉眼不可见的射线,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作用改变染色体的遗传性状。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种对染色体遗传性状的改变还多少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但是如果进一步加以研究的话,他相信一定可以对这些随机性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人工控制,从而达到他想要的结果。而奥托·冯·梅克伦堡想要的结果便是能够像神话传说中的上帝一样,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性状,也许最终他也能够像纸莎草资料里记载的那样,创造出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生物物种。
在梅克伦堡查阅浩如烟海的科学资料时,他发现在丹麦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一位核物理科学家,伯纳德·明,最近刚刚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论述如何人工控制放射性物质发射出来的放射线,而且这位伯纳德·明还指出人工控制放射线,可以为今后医学和其他生物科学领域的显微操作提供更大的便利。特别是他看到论文中伯纳德·明提到他正在试图研制一种机器设备,能够将放射性物质发出的伽马射线集中于一束,以达到最终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目的。
于是奥托·冯·梅克伦堡利用自己在党卫军中的权力调查了有关伯纳德·明的身份信息,他发现博纳德·明居然是柏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而且他的导师居然是普朗克和薛定谔,虽然薛定谔现在已经逃离了德国,但是马克斯·普朗克现在还是威廉皇家学会的会长。
所以奥托·冯·梅克伦堡通过关系从马克斯·普朗克那里用欺骗的手法获得了一封介绍信,他决定带着这封伯纳德·明博士的导师——马克斯·普朗克开的介绍信前往丹麦,拜会一下这位伯纳德·明博士。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将这位人才引进入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他的科研项目服务。
在梅克伦堡研制炭疽杆菌制作的细菌武器过程中,时逢西班牙内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干涉军已经公然进入了西班牙的领土之内,对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进行干涉,帮助佛朗哥为首的叛乱军队,而此时德国军队在西班牙境内秘密使用了梅克伦堡的研究机构研制的炭疽杆菌细菌武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导致西班牙左翼政府的共和国政府军内传染性疾病流行。
在一次向党卫军全国领袖汇报的会议上。
奥托·冯·梅克伦堡说明情况时,他讲道:“从西班牙战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炭疽杆菌生物武器的效果很明显。西班牙共和军普遍使用马和牛来作为他们的后勤补给运输工具。而我们的炭疽杆菌生物武器使得他们的后勤补给用的活牲口大部分都患上了炭疽热,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后勤补给能力。由于炭疽热是人畜共患病,接触这些患上炭疽热的活牲口的人员,也都患上了炭疽热传染性疾病,又导致了他们的战斗人员的非战斗性减员大大增加。对于治疗这些患上传染性疾病的伤患,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所以这也可以从经济上拖垮他们的战争机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海因里希·希姆莱对于梅克伦堡的汇报和西班牙战场上的战果感到很满意,于是奥托·冯·梅克伦堡趁此机会便向海因里希·希姆莱说明了情况,提出了想要去丹麦哥本哈根邀请伯纳德·明来德国服务的计划,海因里希·希姆莱也就势批准了他的这一要求。
奥托·冯·梅克伦堡非常的高兴,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弗朗西斯卡·玛利亚·德·美第奇女公爵,打扮成访问学者的样子,前往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