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红楼浮生之黛玉 > 第 8 章 王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车渐渐驶入繁华地段,两边店铺林立,一家书铺店面尤宽,招牌上“敬贤斋”三个浓墨大字。春纤大声让车夫停一停,车一停稳,雪雁下车进了书铺,一会回来,马车又继续前行。走了不到两刻钟,又停了,雪雁打了窗帘子望去,“京隆客栈”一块大牌子立在前边。

    黛玉只在车里不动,紫鹃和春纤下车去和客栈掌柜交涉。黛玉拿了前几日丫头们新绣的大帕子包了雪雁买来的那本《乐府诗集》,又仔细打了结。又是一刻钟的时间,紫鹃二人回说已看过了房,请了冯将军作保订好了院子。黛玉理好面纱下车,对着从客栈出来的冯紫英行福礼:“将军恩情,小女铭感于心。”其他三人也跟着福礼。雪雁捧过一个小包袱,冯紫英不解地看着那包袱上打得好看蝴蝶双结,黛玉道:“请将军转交王爷,王爷自明。”

    主仆几人目送冯紫英飞马而去,才回身入内。这确是一家大客栈,从外到里有好几进院子,东西又有跨院。从穿戴看,出入都是有身份的。紫鹃她们租定的是最里一进一个独立的小跨院,有两间房,饭菜写了单子给伙计,只要不是名贵菜式,几刻种就能做得,出门可以叫马车。只是租金不便宜,一日三钱银子,包茶水,饭菜和车费另计。紫鹃已预付了五两银子押金。

    紫鹃和雪雁跟黛玉回南出过门,春纤却是没住过客栈,很是新鲜。一时送了茶来,春纤接了进来,只天真地说:“比在府里还好,付了店钱,就什么都送来,又热情,不用看脸色。”黛玉想着前晌冯紫英说的那六条大罪,条条都触目惊心,一个大家族内不检点,外不管束,就免不了千疮百孔。

    雪雁勾了菜单递出去,又和春纤一起收拾衣被。紫鹃服待黛玉洗脸换衣,不无忧虑地说:“这里的东西虽说是好的,但也不是能给姑娘用的,盖的铺的都不用这里的,就是茶碗也要多用热水洗几遍。刚从梨香院出来时要多带点东西就好了。”黛玉道:“你别操心了,我没有那么娇贵。不过是暂住几日,稍安勿躁吧。”

    春纤道:“姑娘,王爷备的房舍是不是王府里的?”黛玉道:“王府里王府外又有何不同,你们没见过赵姨娘周姨娘么?这个话再不要提了。”春纤讪讪地,她本就爱说话,经了这次共患难几人更成生死之交,所以没过一会儿又道:“老太太不在了,大房、二房肯定要分家,姑娘跟哪房?”黛玉好笑道:“哪房也不跟,寄人篱下的日子还没过够么?明儿起你就和紫鹃出去看屋子。”春纤道:“我只是担心没个长辈。依我也不想去那两家,大太太眼皮子浅,二太太阴阳怪气,本性也贪财,哪个也不好相与。”紫鹃忙拍了她一下:“又背后说是非,姑娘该生气了。”

    第二日,紫鹃、春纤由客栈小伙计驾车带着看了两三处客栈掌柜推荐的房子,回来仔细地说与黛玉,却没有合适的。到第三日,紫鹃、春纤仍是出门去了。雪雁来说掌柜的传话,说有贵人要见黛玉,黛玉留了个心眼,只说自己身子不适不便会客,横竖不出房门。

    本以为没事了,谁知一个时辰后,院外就有人通报:“北静王妃前来探望林姑娘。”雪雁慌慌的出去迎了进来,一个华服女子带着几个丫鬟进了院子,其中两个丫鬟进来就守住了院门,另几个扶着华服女子,入房又服待着取下帷帽,黛玉这才看清女子长相,圆脸杏眼,很有点宝钗的风姿,依稀想起在府里见过。

    王妃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看,又说又笑,又很有些凤姐的格调,“真真女大十八变,比那年见着更标致了。我本派了车请妹妹来府里相见,谁知这些子奴才不会办事,吓到了妹妹。看我回头怎么罚他们。”黛玉得了空赶忙见礼,王妃又笑:“你那《心经》我们太妃喜欢得不行,又精细又别致,屡屡拿到人前夸耀呢。”

    黛玉奉了茶,王妃遣了丫头出去,才道:“前段日子我们王爷忽的把府里的姬妾都打发出去了。我跟他说,我不是个拈酸不容人的,不必如此。我们王爷说都是些庸脂俗粉,看着俗不可耐。”说着看向黛玉,黛玉只好道:“王妃国色天香,岂是他人能比的。”

    王妃又道:“我们王爷少年袭爵,偌大王府的担子都在他一人身上,最是个谨慎的,连喝酒都极有分寸。可前天在外边喝得酩酊大醉被三殿下送回来,殿下还取笑说我们王爷一直念叨‘秦氏有好女’,可见是我太醋惹得我们王爷烦恼。今儿,我特意来请妹妹随我回府,既救了我们王爷,也免了我的醋名。”

    黛玉冷冷一笑:“王妃多虑了,小女因外祖家出事不得已见过王爷一面,不敢有非份之想。王妃是个爽利之人,若从此不提此事,也算帮小女洗了‘攀高枝’的罪名。”王妃一愣,心下不由对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生出些敬意,又寒暄了几句,见黛玉主意坚定才告辞。

    谁知,自这日起,客栈从掌柜到伙计都客气得不得了,还时不时给加个菜,黛玉想起那府里,原来捧高踩低全天下都通用。不顺的是租屋之事一直没有进展,家里没有男子,又没有长辈,要找个安全稳当、地段便利、人流简单、价钱合理的屋子还真不容易。

    其间最欣慰的是北静王府派几个婆子送来两个大箱子,黛玉本不收,来人说是姑娘自己的东西,打开却是黛玉那日搬上书架的有她父亲笔迹的那些书。其中一箱打开时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是紫鹃的身契。捧着父亲的书,黛玉私心想,就是年年给太妃绣经她也愿意。

    这日紫鹃她们累了没出去,几人都在,黛玉盘算着这么下去,得去兑一张银票,又忧数额大不妥帖,是否先当掉一两样首饰?隐约有轻轻的拍门,春纤去了,见从门缝时里塞进一张帖子,春纤拿了进来,黛玉看了一惊,上写着“栊翠庵妙玉”几个字。春纤去迎了来,是一个尼姑,却不是妙玉。

    这尼姑是西城外牟尼院的,是妙玉同辈,法号妙绝。她此来原是一个月前妙玉托她转一封书信给贾府出来的林姑娘。牟尼院的姑子常在京城大户走动,也知贾家抄了,直至前几日到北静王府化缘看到一本绣制的经书才打听得林姑娘,现特来完成妙玉的嘱托。

    黛玉收了信。又问妙玉是如何交待的,妙绝说当日是忠顺王府几个婆子送了她来礼佛的。妙玉已还俗,只似不得自由,由始至终只拜佛未得讲话,这信是趁人不备塞入她袖中的。黛玉看那信封上首写着:“荣国府林姑娘安启”;下首写着:“故人妙玉谨缄”。

    又寒暄了几句,说起牟尼院,妙绝说尼院的主持是她师父定静师太,尼院虽不大,但胜在清静雅洁,常有京里大户人家女眷来礼佛,甚至租个院子清修,长的一住好几年。紫鹃心中一动:“奴婢插嘴,这客栈非长久之计,我们姑娘正找屋子,还请师父细说。”

    这牟尼院清静、安全,往来人员是庵中女尼和大户人家女眷,租金也比城内便宜许多,只一条不足是在城外。黛玉想自己主仆并不需常进城,便有意入住,请妙绝回尼院禀明师太,妙绝告辞时说两三日内必有回音。

    黛玉将手中的信启了封,却只一张纸和一张银票,纸上仅四个字:托转宝玉,想是匆忙中写下的,银票数额是一千两。妙玉本就颇有资财,这数额却是不大不小。以妙玉的性子,当日抄家时宁舍了清白身陷污淖,是效息夫人“千古艰难唯一死”“不共楚王言”么?妙玉待宝玉之不同,黛玉是知道的,只因妙玉是修行之人,却也未曾疑心过。患难见真情,她如此待宝玉,如今想来,那绿玉斗原是传递着妙玉的心事。黛玉也听过忠顺王府的名头,外头都说忠顺王爷是狠角色,又是个老狐狸,连今上也要对他退让几分。

    黛玉一夜辗转,第二日脸色就不好,紫鹃唬得要请大夫。黛玉只道补补眠就好了。一觉醒来已过午,黛玉自觉脑清心明,昨夜的纠缠一扫而光,那日乍知金玉良缘,自己着实替宝姐姐感到委曲,现在又为妙玉担心不已。原来,不知不觉中造化早淡薄了际遇,从今往后,只余各自安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