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兵马俑 > 第173章 王守仁(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阳明开始教周边彝族的小孩认字,本来排外的彝人对他们的态度开始友善起来,起码如果粮食吃完,人家愿意卖,而不是需要大老远的跑远去买。

    接下来的时间,王阳明撇除掉一开始心中的无措和不适应,安然的接受在龙场的生活。

    他还修建起来何陋轩、君子亭和宾阳堂开始正式教授学生,当然不是彝族的孩子,教授孩子他带来的仆人完全可以胜任。

    从龙场学院到被三顾茅庐请到贵州官学讲课,王阳明依旧是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模样。

    只不过,有一天到官学讲课时发现来了一群官兵,还看到负荆请罪的人,心中难免生出好奇心,这又是闹的哪一出啊?】

    “书院里面负荆请罪吗?光着上身吗?那真是有辱斯文。”

    “人家又没说在书院里,可能就是进城看到的。”

    是的,现在他们已经直接简单粗暴的把龙场当作乡下。

    不过,也没什么错处。

    【搞半天,原来是贵州的同知横征暴敛,打着朝廷的名头盘剥苗人,加上旁边还有提供武器煽风点火的人,这帮生苗自立国号,反叛朝廷。

    更加不妙的是,距离贵州城不到一百里,驿道也被截断,送不出去消息。

    嗯……还别说,当地人反叛这个问题还真是从不断绝,教化这么多年斥责他们野蛮,还不如派个能力和心地并齐的官员来。】

    朱元璋气得不行,反叛就算了,还自立国号

    这简直是活生生往他脸上打啊。

    可他又能怨谁呢?

    大明的臣子心里闪过熟悉的不妙,果然,还是他们。

    天幕的话成功叫皇上把不满转移向他们,毕竟皇上又不能去出气,只能怪那些不好好当官,非要盘剥百姓的人身上。

    他们很无奈,后世这一个个的自己日子倒是过够了,他们呢?还得背这口锅。

    只希望皇上发脾气的法子不是扣俸禄。

    【更不妙的是,催促宣慰司的兵马去平乱,人家那也是趣,要是家里没有打仗的武将长辈,谁会这么教你啊

    那会儿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更多的都可以说是师傅领进门丢一边,教都得看师傅的心情和度量。

    【席书赞同王阳明的建议,但他还有点拉不下脸,觉得代表朝廷出使自当雅量。

    考虑的是没错,但只能说真是做官做得榆木脑袋了,不懂得灵活变通,这难道很困难吗?

    无论是找个安贵荣信任亲近的人收买嘀咕,还是派一个‘愣头青’手下都很好解决的事情啊,又不要你亲自出面。】

    席书被说教稍稍尴尬,但也觉得有些道理,天幕做事还真是挺,不拘一格的。

    朱棣则是很赞同,他也感觉到,这当官当的有点太端着了,天幕那种不要脸的做法就很适合啊。

    林书收敛笑容:你说什么呢?

    【王阳明秉持着帮人帮到底的想法,干脆叫席书明修栈道,他亲自出马暗度陈仓。

    是不是以为他要亲自去劝说安贵荣?

    那没这个必要,巧合的是啊,安贵荣的小公子在书院读书,这不就好办多了嘛。

    王阳明亲自在信中言明厉害,私人信件嘛,说话自然就不用那么讲究官方,加上安贵荣这个人说到底就是在利益和道义之间摇摆,有劝说的余地。

    如果碰上那切切实实的反骨仔,那还是来硬的吧。

    没了补给加上安贵荣没有磨洋工,苗乱很快被平息了。】

    【文能生乱,也能造福。

    王阳明身上大家能感受得到,他并不是一个端着高高在上的官员,悟道后更是如此。

    此次军工加上过往一年多时间里写的三篇好文章,都被带到了北京。

    其实说起来三年一任,也到了他的调动时间,年底吏部的调令就到了,叫他去江西省庐陵县做知县。

    他要离开龙场了。】

    从生死逃离?悟道?离开,别说是王阳明,就是瞧着他这一路走来的众人都有些感慨。

    不过更多的是高兴,只觉得他不该被困在这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