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秦始皇:朕带五万大军到明末 > 第88章 乡官考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凤翔府衙今天在此进行最后一次乡官考核。

    本次乡官考核由新任凤翔知府冯敬亲自主持,考核内容包含口试和笔考两个环节。

    经过前几轮的筛选所有生员大致都明白了这次考核不同于以往的考试。

    考试的内容包含,乡官具体处事流程以及个人政见。

    介于诸生不熟悉流程,知府衙门早在考试前就让每个生员观读过乡官处事流程细则。

    如此考核对这些生员而言,无疑是把饭喂到嘴了,前两次考核的成功率高达九成五!

    诸生对最后一次考核也信心满满,直言乡官考核乃新朝雅政!是生员们的福报!

    可有的人不这么认为,生员宁文看着诸生满脸喜气的等待考卷,心中愤慨不已!

    对着众人怒道:“你我皆是圣人之后,不代圣人立言,竟然为了区区乡官,喜形于色!”

    “切…装什么呢?连孔夫子都说,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不为做官我们读书干什么?”

    “就是,既然你清高,干嘛参加乡官考核?”

    宁文恼羞成怒,向周围吏员大喊:“我要见冯府台!秦国如此考核形同儿戏!是对我们读书人的侮辱!”

    其他生员立刻道:“别!你千万不要代表我们读书人,你觉得是侮辱大可去参加明廷的乡试、会试甚至殿试,在这里装什么!”

    “你……”

    这时吏员唱和道:“府台大人到!”

    诸生立刻安静,回到自己的座位,生怕得罪主考官耽搁前程!

    只有宁文一人笔直的矗立。

    宁文刚要开口,冯敬当即打断:“这位士子如果对本次考核有异议,只要你通过此次考核,本官直接将你的意见通过快马上达天听!”

    宁文一肚子意见,如果自己的想法皇帝能够采纳,到时候岂不飞黄腾达?

    “好!府台一言为定!”

    笔考开始后,诸生接到试卷时,惊讶的发现考试题材和前两次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内容上没有变,依旧是考察生员对乡官处事流程的了解,但题目不是流程细则,而是一个个案例。

    题目五花八门涉及面极广!

    例如:某里里典公然带头虚缴税粮,作为“有秩”你如何执行?

    三老公然偏袒犯罪乡绅,作为“啬夫”你如何收集罪证?

    粮库发生有人恶意纵火,作为“游缴”灭火后如何协调各部门查找嫌犯?

    诸如此类案例数不胜数。

    这时诸生才明白为什么官府让他们提前看乡官流程细则。

    这特么…考这些,那四书五经不是白读了么?

    和其他生员不同,角落的顾继坤看到这些考题时,满眼喜色。

    辗转关中两个月来,顾继坤踏过了关中每一个乡里,他见证了秦国新政如何改变关中百姓的生活。

    顾继坤从崇祯十二年开始放弃科举,决定用自己的双脚为大明这个病人,找出一剂药方。

    可自松锦之战后,朝廷日益腐败,再好的策略不能执行,又有何用!

    可今年四月份他从陕西过来的商人处得知,凤翔府发生了巨变!

    本来顾继坤的行程是入川,得知这个惊人的消息后,他毅然选择入陕一探究竟。

    而此次秦国乡官考核的题目和顾继坤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不谋而合!

    或许治疗天下的药方就在关中!

    对于心系天下的顾继坤而言,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只要是华夏政权皆可担任兴复天下的重任,通过这段时间的走访,秦国无疑是目前最有资格的。

    至于传闻中的始皇帝,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国的方向和自己的主张完全相同。

    笔考结束后两天,是府衙放榜的日子。

    诸生纷纷来到府衙门口,寻找自己的名字,放榜的结果喜忧参半。

    只有四成考生通过!

    一位考生看完名单后对身边的人嘲讽道:“咦,这不是平凉宁大才子么?你不是自命清高么?怎么名单上没有你的名字!”

    “你…你说什么风凉话!好像名单上有你似的。”

    “呵呵,某虽然未上名单,但自知技不如人,回去后会再准备下次考核就是。不像某人一言不合就代表天下读书人!”

    这时一名吏员敲响铜锣,大喊道:“请名单上的士子持照身帖进入府衙进行口试!”

    众人排队进入府衙,本以为口试和一般策问一样,由考官们单独召见。

    可进入府衙后,队伍被分出七排,士子依次进入府衙各值房,还有普通百姓在门口等待。

    一个考生进入后不久,就有几个百姓一起涌入。

    “这搞什么鬼?今天不是进行策问吗?干嘛有百姓在这里?”

    “你管那么多干嘛,口试的目的不就是考验我等沟通能力,他们花样再多,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两人正议论时门口的吏员喊道:“昆山顾继坤。”

    “好家伙!昆山呀!有平凉、汉中等府的人参加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了,现在竟然来了个江南士子!看来大明真的是大势已去了。”

    “谁说不是呢,自从关中平定后,其他各府无论是商人还是士子,都往关中跑,陕西其他几府几乎是自由运转,治安极差,不跑干什么呢。”

    顾继坤进入值房后,吏员核对完士子信息后点头向考官示意。

    值房内有三位考官,都是府衙内各房官员临时兼任。

    一名考官道:“考生顾继坤今天是最后一次考核的最终阶段,完成口试后,明天就可前往地方赴任。现在我们开始口试!”

    考官手一挥,门口的两个百姓也进来。

    考官继续道:“今天的口试很简单,你现在假代‘啬夫’现场审理此案,我等三人假代该地县令、三老、亭长。”(这里的三老是官名,是一个人担任)

    顾继坤眼前一亮!如此口试简直妙呀!

    现场审理案件不但能考察应试者对乡官处事原则的应用,还能顺便考察应试者随机应变的能力。

    顾继坤打算先确认二人身份。

    其中一人从外观上看明显就是农民。

    另外一人身穿皂色短打,明显是伙计穿着。

    顾继坤来到二人身旁道:“二位先出示一下照身帖。”

    ?黑的农民将照身帖呈上,可另一人反问:“大人?什么照身帖?小人没听说过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