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超级教师混都市 > 第157章 松竹梅兰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牛缺草笑笑,继续读道——

    十六字令

    战士郑抗美

    星,

    伟大祖国红卫星,

    东方红,

    天上听歌声。

    (1970年6月团部《战地黄花》)

    牛缺草笑笑说:“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啊……”

    叶得快带头鼓掌说:“还‘有那个时代特点啊’,酸唧唧的……老牛,你除了会抄一点包书记讲话,还有县里材料,来市里发发,写过这样的诗歌吗?

    “你这个戴眼镜的,瞧不起我们扛大枪的……咱们军人方面的诗歌,你会写吗……”

    牛缺草笑着说:“叶部长啊,我写啦,你从来不读书、不读报,就不要少见多怪哟……”

    黄皇提醒郑抗美说:“今年是建军50周年,我们《运河日报》征文比赛,你忘啦……

    “牛科长是唯一没进过军营,写了军营生活的诗歌,还获得大奖呢……”

    许刚笑着说:“黄皇,你昨天还说起这件事呢,你朗诵给大家听听,助助酒兴!”

    黄皇笑着说:“遵命!”张口便朗诵起来了——

    军营(外一首)

    沂北牛缺草

    乡村来的方方正正的红砖,

    山野来的棱棱角角的石笋,

    城市来的面粉一样的水泥,

    钢厂来的高粱一样的钢筋,

    和当地的沉沙泉水的融合,

    铸就你的巍然屹立的精神!

    阅兵

    一只只的白色手套,

    在行阵中上下翩翩。

    那是一只只的白鸽,

    在军人的身边流连……

    在众人的笑声中,牛缺草和肖玉玉单独喝酒。

    许刚说:“你们两人喝酒,好啊……肖玉玉,今后凡是牛缺草来稿,你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一番话说得大家坏笑起来,三十来岁的肖玉玉还像少女一样红着脸,害羞地笑着……

    年底前的一天,下班前夕,薛山拿来一份材料,题目是《江水兰上报县“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

    薛山问:“牛科长,你看这材料怎么样?”

    牛缺草看了一遍,说:“事例罗列不少,内容丰富……缺点嘛,灵气不足!”

    薛山笑着说:“我看是灵气全无……你给加加工,必要情况下,去宾馆采访一下她,吃饭时候,把寒梅和我都叫上。”

    牛缺草实事求是,说:“我和江经理接触得比较多,不需要采访,加加工,保证《运河日报》能用!”

    薛山高兴极了,说:“你太厉害了!她的事迹要能上《运河日报》,运河市都能上报她做省‘三八红旗手’!”

    牛缺草构思时候,由江水兰的名字,想到“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的兰花;

    由兰花想到想到“闹绿酣红强赴时,春兰着意在芳姿”的古诗;

    便把材料的题目定为《春兰着意在芳姿》,副标题为《沂北县银都宾馆经理江水兰印象记》。

    牛缺草对事例堆砌的材料认真梳理,分成三个部分——

    材料的第一部分,写江水兰勤快、勤奋地忙于宾馆的大小事务、送往迎来的繁琐杂务。

    牛缺草想到“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的赞美兰花古诗,给材料列了第一个小标题《勤政:不竞繁华美》。

    材料的第二部分,写江水兰不迎合世俗,不搞歪门邪道,不为贪腐开路灯。

    牛缺草想到“兰生樾林间,清芬倍幽远”的古诗,给材料列了第二个小标题《廉政:清芬倍幽远》。

    材料的第三部分,写江水兰在百忙之中管好家务,特别是在搞房产开发老公涉及不公正竞标压价、送给领导人财物等问题方面严格把关,不让老公祸害自己、亲友和他人。

    牛缺草想到“兰花生谷壑,入室自芬芳”的古诗,给材料列了第三个小标题《家政:入室自芬芳》。

    通讯的架子搭好了,牛缺草又根据主标题、小标题的含意,重新调整事例,遣词造句。

    第三天下班前,牛缺草把《春兰着意在芳姿》通讯稿递给薛山。

    薛山看罢,大为惊讶,说:“今晚正好没事,我专门请你吃饭。”

    牛缺草盛情难却,只好答应。

    薛山打电话给江寒梅说:“寒梅啊,你打电话给小兰子,我请牛科长吃饭,你也参加……小华晚上作业多,就不叫她了,在姥姥家吃吧,叫她抓紧时间到学校上晚自习。”

    来到银都宾馆,王淼在门口迎接。

    牛缺草笑眯眯地说:“王会计,你好啊。”

    薛山则直接问道:“王淼啊,小兰子呢?”

    王淼笑着说:“江经理在接待客人,薛部长,她叫我来安排你和牛科长的。”

    不一会儿,在秋菊厅,江寒梅来了。

    寒暄之后,薛山把材料给江寒梅看。

    江寒梅边看边叫好:“写得太好了,你又请谁写的啊?”

    薛山高兴地说:“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江寒梅笑着说:“我说嘛……不比不知道吧……如果说老刘请商业局王秘书写的材料是一块石头,那么牛科长就是点石成金……”

    喝酒吃饭时候,一共五个人,薛山夫妻俩、牛缺草、江水兰和王淼。

    江水兰看了材料,笑着说:“俗话说,把一个人夸奖得像一朵花似的……我真被牛科长夸成一朵花啦!牛科长,来,我敬你一杯!”

    牛缺草笑着说:“你本来就是一朵花啊——‘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来江水一株兰啊!”

    江寒梅笑着说:“还有我呢?”

    牛缺草望望薛山,薛山微笑着说:“牛科长,但说无妨!”

    牛缺草笑着说:“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王淼笑着说:“牛科长,真是出口成章啊!”

    牛缺草谦逊地说:“都是前人的老话。‘一树寒梅’就是唐朝人张谓的《早梅》诗。”

    薛山笑着指自己又一一指着面前的几个人说:“牛科长,你看,松竹梅兰菊,一个都不少。”

    牛缺草不解地问:“薛部长,江股长和江经理,是江家梅花、兰花两朵花……还有呢?”

    薛山笑着说:“你的笔名不是‘青竹’嘛!”

    牛缺草豁然开朗,说:“对呀,薛部长,你的笔名是‘松子’……哎哎哎,还有王会计呢?”

    江寒梅笑着说:“这是一个口口相传的段子——二十四年前,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下午,秋高气爽,王家一个女孩呱呱落地时候,爸爸正好从街上端着一盆菊花进门。

    “听守生婆说是女孩子,爸爸说,就叫她菊花吧……这个乳名叫菊花女孩子,后来起的学名叫王淼……”

    王淼害羞地用双手捂着红彤彤的脸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