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王爷,王妃又在磕你的cp文了 > 第十五章 丸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如疏开了门,郑洪生急急忙忙上来,问道:“邑王妃,我家媛儿怎么样了?”

    “郑小姐并无大碍,只是一时受了惊吓晕了过去,休息片刻便会醒来。”

    胡柏兴犹犹豫豫道:“那...可有受伤?”

    嘴上问的是可有受伤,实际上心里想知道的是这未过门的妻子清白还在不在。

    她缓声道:“想来这宵小之徒做不了什么,郑小姐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是平安无事。”

    此话一出,众人都松了口气。

    只是身后的胡夫人面色古怪,凉凉道:“平安无事也就罢了,女儿家的身子骨原本清清白白,如今却被一个外男见着了,横竖是件丑事。”

    胡友年看了一眼夫人,呵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在这里多嘴什么,还不快将那群不管用的奴婢丫头发卖出去,以免叫人多嚼口舌。”

    今日这内宅里知情的奴仆,明日大概都不会出现了。

    郑洪生面色铁青,恶狠狠的盯着那醉汉,冷声道:“还不快将此人押送至大理寺。”

    等候在外庭的副将问道:“大人,那这罪名?”

    萧承邑眼神掠过那名副将,轻飘飘道:“此人轻浮浪荡,醉酒冲撞了本王,意欲图谋不轨,押送至大理寺好好审问。”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行此策了。

    沈如疏看了一眼萧承邑,此人扮得好一手猪吃老虎,分明是一个不破不立之局,反倒让他引出了苗头。

    郑洪生为保女儿清白,又想遮掩自己买官卖官的丑事,必然不会将案子交于刑部。

    这天子脚下,城隍十里,第二处能审此案的,也只有大理寺。

    大理寺远离上京城,若是神不知鬼不觉将人弄死在牢里,一来保了郑淑媛清白,二来也能扯块官场上的遮羞布。

    夜风乍起,冷雨又开始稀稀疏疏的下了起来,胡柏兴朝众人一揖,疲惫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自家人,今日之事叫大家见了笑话,晚辈在此同各位赔礼道歉了。”

    沈如疏和王珩为女眷,侧身避开了这一礼。

    萧承景皱眉道:“舅舅放心,此事定由天家做主,竟然不会叫表妹受了委屈。”

    今日筵席之上虽然明令禁止不准外传此事,但底下一群言官只怕是早已在肚中打好腹稿,就等着散播小道消息了。

    好不容易挨到结束,坐上回王府的马车,王珩才迫不及待地拉着沈如疏,问道:“你果真看清楚了,那郑家小姐当真安然无恙?”

    沈如疏懒洋洋地靠在软垫上,慢悠悠道:“你以为呢?”

    王珩撇了撇嘴,道:“瞧着郑淑媛平日里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指不定有人肆意报复呢。”

    到底还是小女儿家心思,只想着有人肆意报复,却不知只不过只是个开局的引子罢了。

    今日房中那个叫青梧的小丫鬟竟然敢自报家门,要么就是真的不怕死,要么就是笃定她不敢报官。

    赴死之意她没看出来,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

    青梧是黎昌王府安排的人。

    所以才会在她这个邑王妃面前丝毫不加以掩饰。

    王珩还想再问,沈如疏已经哈欠连天,抱起软枕假寐起来。

    她不愿多说此事,王珩是个没心记的闺中小姐,若是知道的太多,对她怕是不利。

    回到王府,桑枝煮了甜茶丸子,热腾腾地端上来,道:“我瞧这夜里霜重,明日必定是要寒的,小姐快吃一碗驱驱寒。”

    她美滋滋地接过碗,这丸子是蘅苑的嬷嬷从老家带来的,用的是上好的糯米兑黄豆磨成的粉,入口十分软糯香甜,丸子里兑了新开封的米酒,晚上吃一碗,十分助眠。

    正想着多吃几碗,内殿的门忽然开了,萧承邑踱步进来道:“方才喜宴上喝了酒,给我也盛一碗醒醒酒。”

    沈如疏眼巴巴地看着锅里剩下的都进了他的碗,心中十分难受。

    这山猪吃不得细糠,丸子进了他的嘴,当真是浪费了。

    正主进了内殿,管事的丫鬟们知情识趣地灭了两盏外灯,纷纷退了出去。

    萧承邑心不在焉地动了动勺子,忽道:“今日在胡家还探出点什么来了?”

    她装傻道:“妾身什么都没看出来。”

    他冷笑一声,勺子碰到碗沿,发出一声脆响。

    “你知道...我最讨厌别人卖关子了。”

    此话一出,便是坐实了今日之事与他有关。

    沈如疏倒是也不怕他,从怀中掏出那个装岑霜的瓶子道:“你的人也太不小心了,竟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暴露。”

    萧承邑拿起瓶子,指腹沾了一点岑霜闻了闻,轻笑道:“我倒是小看你了,没想到你还有此等断案的本事。”

    她低头默默喝了口甜汤,应道:“我虽非上京城长大,但对当朝局势绝不是一无所知。”

    若是风平浪静,她也乐意当个闲散王妃,整日招猫逗狗,过得还犹如在藏剑山庄一般肆意畅快。

    可惜眼下局势不甚明朗,她爹又在上京安营扎寨准备养老,为求自保她必须得搞清楚局势。

    萧承邑放下勺子,玩味似地看着她,道:“你一个女子,搅和进来干什么?”

    沈如疏笑笑道:“这话我也应当问问圣宗皇帝,忠勇侯府退居临州十年,又为何要让我们父女二人搅和进这朝堂局势?”

    萧承邑一愣,他当真以为沈如疏对这桩亲事一无所知,没想到她心中跟明镜儿似的。

    良久,他低声道:“朝中原本三公鼎立,势均力敌互相牵制,可自忠勇侯退居临州后,镇国公府与永宁侯府两家纷争不断,父皇这才三请沈将军出山,入京稳住朝纲。”

    所以才有了沈如疏与皇家这桩亲事。

    沈青山不想女儿日后光宗耀祖,只盼着她日子安稳,所以在一众皇子中选了萧承邑,也是权衡利弊了一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