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王爷,王妃又在磕你的cp文了 > 第二十三章 获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年太后修身养性,仪仗削了不少,但是身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前头提灯开路的大太监曾是先皇的御用伺墨,身边几个嬷嬷都是两朝元老,就连沈如疏身边跟着的掌事宫女林雯也是翰林学士家的幺女,早年间为躲与三皇子的婚事被父亲送进静安斋,曾一度发下誓愿,此生不嫁王公贵族,若是寻不得良人,便随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沈如疏看了她一眼,到底是跟在太后娘娘身边的人物,又是翰林小姐出身,气度不凡。

    林雯将手边的灯朝她移了移,温声道:“静安斋前路不好走,王妃当心脚下。”

    “多谢林姑娘。”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承恩殿。

    守殿门的禁军一看这阵仗,忙道:“微臣即刻去禀报皇后娘娘。”

    存安嬷嬷将手中的伞一收,伞柄朝地上“笃笃”点了两声,肃声道:“太后娘娘的仪仗,什么时候也要通传了。”

    承宣殿里的掌事太监急匆匆出来,呵斥道:“不守规矩的东西,还不快去领罚。”

    此时,孝宜太后忽然开口道:“承宣殿如今规矩是越来越多了,动不动就罚这个罚那个,我瞧着这派头比皇帝还大呢。”

    这话里有话,众人都心知肚明,掌事大太监擦了把额头上的汗,躬身道:“奴才知错了,太后娘娘请随我来。”

    外殿宫门铺了厚厚的粘绒毯,绒毯被雨打湿,踩在上面一步一个水印子。

    萧承邑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了,他单臂撑地努力让身子不倒下,但是意识终究还是没能熬住。

    倒下的瞬间,萧承邑看见沈如疏撑着伞朝自己狂奔而来,他心中一悸,恍惚间想起从前在国子监求学的时候,夫子曾有一次谈起野史,说起隋初有位红拂女曾冒夜奔赴李靖。

    而今沈如疏也是一身的红衣,冒雨在承恩殿前奔向自己。

    从前男女的爱情,最是不顾礼教规矩,喜欢与爱都写在脸上,也不必克制隐忍。

    萧承邑忽然之间就觉得自己撑不住了,在殿前冒雨夜跪五个时辰不曾倒,一见她便不行了。

    沈如疏飞速赶至殿前,连忙扶起他,人已软绵绵地倒在自己怀中。

    一摸额头,寒气攻心,突发高热,是急症。

    她心中默念:你可千万别死啊,然后从怀中掏出一颗沉息丹喂给他服下。

    太后徐徐而来,冷肃道:“皇后今日摆的是什么阵仗啊?”

    皇后听闻消息,连忙从内殿出来。告饶道:“母后息怒,今日几位皇子在殿前失言引得陛下不快,臣妾也只是小惩一番罢了。”

    太后手里的佛珠一收,不悦道:“几位皇子失言,为何就单单罚承邑一人?”

    “承景...承景今日在御前挨了二十大板,已是大大的责罚,剩下几位皇子又尚未成年,且不教养在臣妾宫中,所以...”

    此话说的甚是心虚,今日殿前失言的人是萧承景,引罚的源头也是郑洪生进谏东宫立储之事,从始至终萧承邑就没有半分过错,皇后硬生生要将这罪责推到他身上,不过是轻视他一个庶子罢了。

    太后看了眼地上昏死过去的人,冷声道:“皇后,莫怪哀家没有提醒你,今日是什么日子?”

    沈如疏一边关注着萧承邑的情况,一边耳朵竖得尖尖。

    今日是什么日子?十月十六,既非祭祀,也非生辰,看着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

    难不成这里头还有什么惊天大八卦?

    皇后面色难堪,谨言道:“臣妾知道。”

    太后看了眼灯火通明的承宣殿外,几十个太医等在外面就为了给萧承景看伤,于是淡淡道:“人我先带回静安斋,你若是要问责,便只管来找我。”

    “臣妾不敢。”

    到底还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太后在宫中虽不主事,但是余威犹在,就连朝中三公也要礼让三分,更何况是皇后。

    沈如疏抬头看了眼皇后,见她面色入土,不知道方才是哪句话戳了她的心窝子。

    就在她扶着萧承邑起身的时候,郑皇后忽然淡淡道:“邑王妃正是好本事,这偌大的皇宫来去自如,南宫门竟也没一个通传的信儿,是打量着本宫不管事儿了么?”

    沈如疏知道自己这会儿不能得罪她,连忙道:“皇后娘娘莫怪罪,臣妾只是思念外祖母,遂进宫拜谒。”

    搬出孝宜太后的名头,比什么都好使。

    郑皇后皮笑肉不笑道:“到底是嫡亲的外孙女儿,旁人终究是比不得的。”

    她也跟着笑笑,暗讽道:“皇后不也一样,到底也是嫡亲的儿子,旁人终究是比不得的。”

    身后的太监将萧承邑扶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搀上轿撵,抬了回去。

    林雯看了眼轿撵上的人,轻声嘱咐道:“雨天路滑,抬轿的小心些,莫要颠簸。”

    这短短一段路,足足走了两柱香的时间,轿撵抬到静安斋门口的时候,孝宜太后吩咐嬷嬷去请太医,又将佛堂侧殿收拾出来,道:“再去添两个暖炉子。”

    沈如疏双指搭上他的腕脉,寒已入肺恐怕伤了根本,脉象虚肝脾两亏,脉象犹如悬丝浮于气血,病症来得又急又凶。

    她在他中堂两穴轻一点,逼他咳出肺中寒气,又给他盖了厚厚的两层被子。

    心中祈求道:你可千万别死,我那话本子还没写完,全指着你给我提供剧情呢,你要是一死,岂不是断了我的灵感。

    于是沈如疏捧着他的手,诚心诚意地朝着佛堂的四方神灵虔诚地拜了一圈,并且表示,如果萧承邑这次能逃过一劫,她愿意一个月不吃肉。

    不,一个月稍微有点长,半个月吧。

    这一夜,大郢皇宫无眠。

    五更不到,一份大理寺密函从正阳宫门而入,送函之人一路疾行至承宣殿侧的都察院,高举手中状书,拜至御史大人当值门前。

    “大理寺少卿尚直,有急报相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