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王爷,王妃又在磕你的cp文了 > 第二十六章 他要破局,也要夺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话问得那宫女也是一愣,迟疑道:“方才一直是王妃在里面伺候,我等并不知情殿下醒后是否说了什么?”

    正巧存安嬷嬷来送甜汤,在门口听到了这话,她看了眼林雯,面上笑笑道:“林姑娘,太后娘娘唤您过去奉茶,莫要迟了。”

    林雯低下头,忍不住道:“存安嬷嬷,可否让我见殿下一面。”

    嬷嬷冷下脸来,肃声道:“邑王正儿八经的王妃在里头,您要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去见殿下?”

    一句话塞得她哑口无言,讪讪道:“嬷嬷教训的是,林雯僭越了。”

    沈如疏看着萧承邑,心道:好家伙,没想到你还处处留情呢。

    她酸溜溜道:“我昨日入宫,瞧着静安斋的林雯姑娘对你很是上心,莫不是还有段前程往事是我不知晓的。”

    萧承邑愣了愣,道:“林雯?”

    林雯出身翰林学士之家,其父亲是蕲州儒生,曾在国子监担任长教谕一职,也曾是萧承邑的师傅。

    “她同我一道念过书,几面之缘罢了。”

    沈如疏露出一个“我不信”的表情,今日见那林姑娘分明就是一副情根深重的样子,听说她曾数次拒绝与三皇子的婚事,一心推脱不入天家之门,看来是早已心许他人了。

    他温声道:“怎么,你是觉得我与林姑娘有旧,吃醋了?那你和吕成阳同门师兄妹多年,难不成也要让我拿出来说道说道?”

    沈如疏觉得他这话说得莫名其妙,师兄于她如同亲哥哥,怎么能相提并论。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三声晨鼓击缶之声,两人具是一愣,此时敢在承宣殿前击缶的人,要么就是三司击鼓鸣冤,要么就是御史弹劾状告。

    近日朝中并无御史大夫谏言之事,那么就是三司法度的人了。

    此人除却尚直,不做他想。

    沈如疏下意识道:“我想去看看出什么事了。”

    萧承邑忽然垂下眼眸,轻声道:“这里不是黎昌王府,你一个女子怎能去承宣殿。”

    “放心吧,此局不破不立,尚直定是有助于我们的。”

    她想起昨夜阿爹冒雨来王府的时候,身上穿着大理寺小吏的衣裳,也就是说昨日朝觐之后,沈青山立马就出城去了大理寺,那里关押着当日轻薄郑淑媛的男子,此男子是郑胡两家买官卖官的铁证,若非此人出了问题,大理寺少卿也不会今日一早入宫觐见。

    承宣殿前,赶着上朝的老臣被这雾迷了眼,脚下一滑险些从这百丈高的台阶上摔下去。

    身后的礼部侍郎连忙一扶,低声道:“御史大人,当心啊。”

    御史大人年纪大了,呵出一口雾气,叹息道:“老朽原想过完年就告老还乡,眼下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怕是不行了。”

    文武百官肃穆无声,规矩有序地进入大殿之中。

    雨依旧萧萧瑟瑟得下着,带着早冬的寒意,沁入这无边空旷的大郢皇宫。

    承宣殿前的宣鼓台又击了三遍鼓,群臣已悉数到场。

    在这个非初一十五朝觐的日子里,忽然召集百官,朝堂之上必定出了大事。

    御史大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手执朝笏上前一步道:“陛下,今日五更大理寺少卿尚直大人报于我都察院门前,大理寺狱中死了一个名叫陈书正的囚犯,此人自戕之前留下血书,直指我朝吏部尚书郑...郑洪生大人买官卖官霍乱朝纲...”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圣宗帝看了一眼内侍呈上来的血书,开口道:“郑洪生如今人在何处?”

    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应道:“本案兹事体大,以命人将吏部尚书与鸿胪寺行令拘至都察院,听候陛下发落。”

    陈书正从郑洪生手里买的是鸿胪寺的官,郑胡两家又有姻亲在,很难让人不怀疑里头的玄机关系。

    沈青山看了一眼前头颤颤巍巍的御史大人,这老头太平日子过惯了,一下子接到两个二品官员的案子,只怕脑中已乱成一团浆糊。

    萧承邑昨日朝觐在正阳宫门口说的没错,这朝纲犹如戏子粉面,言官们唱的是一出清平盛世的好戏,无人看见这粉饰太平背后的朝纲乱纪。

    沈青山看着魏巍城墙,轻声道:“那殿下当如何?”

    冷风乍起,疏雨潇潇,沈青山只听到耳畔传来四个字“拨乱反正”。

    昨日的雨一直下到今日,众人都在等皇帝的处置。

    高位之上冷气森森,圣宗帝看向尚直,肃声道:“大理寺囚犯之死,当真是自戕?”

    “回陛下,此人敲碎狱中瓷碗割脉而亡,此前曾在狱中大嚷,以求彻查此案。”

    陈书正在郑胡两家大婚之时染指了新娘,心知自己是死路一条,死前检举揭发此事也在情理之中。

    案子明面上不难判,但是难就难在两位涉案官员身上。

    佛堂中诵经声戛然而止,太后蹙眉道:“这么说此事与邑王也有关系?”

    通传的小太监赔着笑脸道:“三司法令说了,只是传邑王妃前去做个证,胡家大婚那日她进去看过郑小姐。”

    太后将手中的佛珠一丢,冷声道:“陛下要三司会审?”

    “是,公堂就设在都察院,今日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三司俱在,已传唤证人前去。”

    一旁的存安嬷嬷道:“你且去,此事我自会禀报给邑王妃。”

    佛堂离内殿不远,外面的动静沈如疏听得清清楚楚,她原以为胡家大婚那日只是有人故意设计郑淑媛,想毁她清誉,不料这背后竟牵扯出这么大的案子。

    她余光看向萧承邑,那日在内宅中遇到的丫鬟青梧是黎昌王府的人,一瓶岑霜足以说明一切。

    那么这个局,萧承邑又参与了多少?

    昨夜阿爹来王府寻她的时候,还是那个不问朝堂世事十余载的忠勇侯吗?他们沈家是否也要重新开始在这波诡云谲的上京城搅弄风云了。

    枉她自诩聪明,走到这一步了才瞧明白,从始至终眼前这个男人都不仅仅只是想做个安稳王爷而已。

    他要破局,也要夺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