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珩悄声道:“都说皇后与太子不和,如今我倒是真真切切瞧见了,儿子死了,做母亲的没有一点悲色。”
她收回目光,缓声道:“横竖她有两个儿子,无论哪一个御极,她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后。”
王珩低下头,温吞道:“姐姐呢,姐姐希望哪一位殿下能坐上这九五至尊的位置?”
沈如疏坦荡道:“自然是邑王。”
不是因为萧承邑是她的夫君,而是她真的觉得他能做这守成天下的明君,能为这大郢将乱未乱的天下,开创一片清平盛世。
二十七声的丧钟敲响,后宫女眷前朝臣子同悲。
萧承邑慢慢地跪下,承宣殿前青石板上的雪未扫干净,冷硬的气息穿过衣袍直达膝盖,他的一颗心慢慢的沉了下去,太子的死比他预计的要早,这也意味着一切计划需得提前。
因为变数随时会来,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下一秒。
中礼之后,本应该是扶灵下棺,请钦天监择个下葬的好日子,沈如疏和王珩在正午门外等了许久也不见里头发丧。
倒是皇帝身边的海公公嘱咐手下的太监为各宫贵人引路,王珩便问道:“公公,我家殿下还病着呢,可否让我见上一面。”
海公公恭恭敬敬道:“邑王妃有所不知,陛下安排数位皇子为太子殿下守灵,只怕是一时半会儿还出不来。”
沈如疏从口袋中掏出一片金叶子,不动声色的塞到他手里,低声问道:“我方才瞧钦天监的人已经算过时辰了,为何还不发丧?”
海公公笑笑道:“帝王家的事,我一个阉人怎敢议论。”
沈如疏知道,这些公公常年在御前当差,寻常的金叶子自然是难以贿赂,于是又解下腰间的玉佩,道:“这是从前太后娘娘赏我的,原是供奉在静安斋佛堂里的物件,今日有缘,便赠与公公吧。”
海公公一听,立马就变了脸色,推诿道:“邑王妃,可别折煞奴才了,太后娘娘赏赐您的东西我怎么敢要,实不相瞒,钦天监确实已定下了发丧的时辰,可是临了皇后娘娘那头却出了变数,咱家出来的时候也只听了只言片语,别的一概不知晓了。”
出了变数?
郑家都倒台了,还能出什么变数?
留着太子的棺椁不发丧,难不成是在为谁争取时间?
她急忙对王珩道:“你在此处等我不要走动,我去静安斋一趟。”
孝宜太后已经知道太子薨逝的消息了,此刻已换好丧服在佛堂中念经,见她来了不紧不慢道:“这般急匆匆的模样是做什么?后头有老虎追你么?”
沈如疏稳住心神道:“东宫恐怕有变,这事儿您知道吗?”
太后手中的念珠一顿,缓声道:“什么变?”
“钦天监已经算好了发丧的时间,可眼下皇后将一众皇子都困在东宫为太子守灵,太后娘娘不觉得奇怪吗?”
孝宜太后面上淡淡,道:“大郢历朝历代都有流血政变,然后想要簇拥自己的儿子登帝,也无可厚非。”
她一早就看明白了,太子一死,文武百官一众皇子都会入宫,倘若在这个时间节点让圣宗皇帝名正言顺的承认新立太子,是最好的时机。
刚才海公公说东宫出了变数,这个变数一定在正皇后身上。
沈如疏迟疑道:“郑家素来是文官,如果真的要发动政变,哪里来的兵马?”
宫中的禁军都是听从陛下的,如何能政变。
孝宜太后忽然睁开眼睛,一字一顿道:“郑家没有兵马,但是萧家旁系的亲王有封地有府兵,这些年圣宗皇帝未曾削藩,这帮人手中兵强马壮,终将成为遗害。”
她诧异地看向太后,孝宜太后看似两耳不闻朝政事,可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她心中跟明镜儿似的。
沈如疏不理解道:“既然您一早便知道,为何还纵容皇后联系藩地,如今眼见着谋反起势,朝局不稳...”
太后忽然打断她的话,道:“一个王朝经久不衰并不是一件好事,哀家老了,这天下需要一个杀伐果断的明君来维持后继,倘若明君不出,我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法挽救这岌岌可危的朝政。”
这个道理,她当年归政于圣宗皇帝的时候就想明白了。
她是个女人,不能名正言顺的坐在这垂帘听政的位置上,而这江山,也不能由她化腐朽为神奇。
存安嬷嬷将太后从软垫上扶起来,宽声道:“邑王妃莫急,奴婢去沏壶好茶来,给您润润喉。”
孝宜太后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如疏,你关心则乱,可他萧承邑未必没有留后手,何须你担心。”
沈如疏嘴硬道:“谁担心他了,我只不过是觉得皇后与二殿下真的要起兵谋反,于大郢江山不利。”
太后笑笑道:“朝代更替,历史兴衰,本就是自然规律,你我也阻止不了,倒不如陪我这老婆子喝壶茶。”
她试探道:“太后娘娘觉得二皇子能做明君吗?”
萧承景为人鲁莽刚愎自用,又是被宠大的孩子,确实不适合做明君。
孝宜太后知道她想问什么,并不正面回答,只是慢慢斟了一壶茶,轻描淡写道:“哀家老了,早已老眼昏花不辨是非。”
沈如疏在她面前坐下,默默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今年冬日来的早,秋茶收成不好,泡出来的茶水也带着涩涩的苦味,一口入喉苦到了心肝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