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非摸过床头柜上的手机,按熄了闹钟。透过半掩着的窗帘,甬东港初秋的朝阳已经无声无息地钻进了他的房间。
去卫生间冲了个澡,杨非完完全全地摆脱了睡意。
打开行李箱,杨非挑了一件白色的t恤穿上。临出门前,他特意在穿衣镜前照了照,t恤胸口印着的一行“chinavolleyballteam(中国排球队)”的英文,相当显眼。
杨非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打起精神来!他对自己说道。
这不是杨非第一次穿着国家队的装备了。
以往,无论是中国排协的朋友还是国家队要好的教练,偶尔也会赠送几件绣着国旗或是印着国家队标识的t恤、外套给他作为小礼物。不过这回,却是杨非第一次以国家队成员身份,领到并穿上属于他的装备。
穿着整齐,杨非下了楼,直奔自助餐厅而去。
甬东港女排基地的体育宾馆,是中国女排每次在这里集训时的驻地。二楼自助餐厅的工作人员们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静候中国女排的成员们到来。
不过此时才刚刚七点钟,餐厅里还没有任何教练、运动员的身影。杨非轻松地端着餐盘,挑选了几样他喜欢的食物,找了张桌子,开始享用自己的早餐。
没吃几口,杨非就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餐厅门口。
她也发现了他,径直向他走来。
他有些局促,也有些期待,然而自己准备好的开场白却一时半刻说不出口。
“昨晚上到的啊,都顺利吗?”魏心荻说着,把手机随手放在了桌子上。看来,她也准备坐这张桌子。
“嗯……一切顺利。基地派了车去机场接了我,到了基地已经差不多半夜了,就没去向你和徐指导报到。”杨非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魏心荻笑了笑:“干吗赶那么晚的飞机?我们昨天中午就坐高铁从润州过来了。”
“昨天白天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完,晚上八点半从北京飞过来,人少,飞机也空。”杨非说。
魏心荻点了点头,转身去取了自己的早餐,便坐在杨非的对面。她一边吃着,一边随口问道:“这段时间你都忙什么呢?”
“抓紧时间学习、练习呗。”杨非答到。
“水平可以了吗?”魏心荻又问道。
“试试吧……”杨非回答。
杨非的回答很简单,但寥寥数语中,魏心荻却听出他的自信。
魏心荻知道,杨非去年跟随中国女排二队远征泰国23岁以下世界女排锦标赛的经历,对他触动极大。归国之后,杨非居然暂停了自己的记者工作,前往中国排球学院专门进修、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排球技战术的统计、分析,并辅助训练、比赛等一系列的工作。八、九个月时间过去了,杨非这一次能够以实习数据分析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女排,协助球队进行女排世界杯的备战工作。魏心荻明白,他一定是学有所成了。
“这次甬东港集训,队伍人员进行了最后的精简,但也有新面孔到来。所以,队伍更需要准确、高效的数据分析来协助最后这一个多月的训练、备战。杨非,这一次,你不再是旁观者了,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参与者。你来的很及时,希望你……和我们一起战斗,到最后!”魏心荻说。
杨非笑着举起咖啡杯,和魏心荻手中的牛奶杯轻轻一碰。
“我会的!”他说。
说罢,他把那杯浓醇的黑咖啡一饮而尽。
……
一个多小时之后,当杨非站在曾经非常熟悉的训练场边,终于理解了魏心荻所说的“有人离开、有人到来”的意思了。
以第三名成绩结束了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后,中国女排教练组也初步将备战女排世界杯赛的队伍规模缩小到了十六名运动员,而最终,参加这届女排世界杯的十四名运动员将从这十六人中产生。
出现在杨非眼前的,既有周书遥、韩嘉卉、鹿茗三员老将,也有王筱晴、宋思敏两个这些年徐振光在中国女排重点培养的新人。
夏至、方晗、顾未央、萧潇、袁?、熊欣、李雪彤、林嫣和李梦兮几个兴致勃勃投入训练的年轻人是去年中国女排二队的骨干,也是杨非的“老熟人”了。她们看到阔别已久的杨非来到训练场,都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
杨非早就听徐振光聊起过他在榕城老家发现的小主攻莫小雨。今天头一回见,杨非就对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家伙那一身满满元气所感染。
一扭头,杨非突然发现一个他完全陌生的面孔。那个姑娘看上去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身高却比原本就在队里是“小个子”的顾未央和李梦兮都要矮上不少。看上去,她和其他队员似乎还不是很熟悉,在训练场边准备着的时候,略有些束手束脚的。可这个姑娘浑身上下却透着一股子沉稳与知性,和其他运动员相比,有着些与众不同。
“杨非,盯着我们的新自由人看了半天了,有什么感想?”魏心荻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训练场边,在杨非身旁问道。
“她……她是新自由人啊?她是哪个俱乐部的,看起来似乎也不是刚冒出来的新人了,可我好像从来没见过她在国内打比赛啊?”杨非诧异地问道。
魏心荻颇有些得意地嘿嘿一笑,说:“看来你在中国排球学院‘闭关修炼’得很认真啊,都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你没听说啊,今年全国大学生女排锦标赛,她可是网上最红的球员呢。”
说着,魏心荻向着那姑娘招了招手:“小雯,你来。”
“魏指导,什么事啊?”覃默雯快步跑了过来。
“给你们介绍一下啊,这是咱们新来的技术分析员杨非老师,这是咱们新入队的自由人覃默雯,是我从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上‘挖’来的哟。”魏心荻说,“杨非,你不知道吧,咱们小雯可是滨海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呢。你这个文科生半路改行做数据统计,要是有什么搞不太清楚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跟小雯多交流交流。”
听魏心荻这么说,杨非简直吃惊得有些合不拢嘴。
本来,魏心荻别出心裁地从大学球队“挖”来一个球员就已经够让他惊讶的了,更何况,这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小个子姑娘竟然还是全国一流大学滨海大学最富盛名的数学系的学生!
杨非暗暗想,既然能够入得了魏心荻的“法眼”,就说明这个覃默雯一定是有她的独到之处吧。可是,一个大学生运动员到底哪些方面会比专业选手做得更优秀呢?
在他胡思乱想间,徐振光和教练组的其他教练也先后来到训练馆。大家打过招呼之后,魏心荻便鸣哨整队,布置训练科目,开始训练。
杨非听魏心荻说一会要安排分组对抗,便在场边布置好摄像机、电脑、路由器等设备,准备借分组对抗的机会演练一下他的技术,同时,也为了向魏心荻证明一下他的水平如何。
看着杨非把这些高科技手段铺展开来,徐振光和其他教练好奇地走过来,跟杨非一一问了个清楚,便也跃跃欲试地期待这些新手段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训练水平。
等到杨非布置妥当,之前的热身和技术环节已经告一段落。魏心荻和徐振光果然开始给队员们分组,对抗训练即将打响。
趁着徐振光在场边给队员们讲解战术要求的短暂空闲时间,魏心荻快步走过来,弯着腰一边看着杨非的设备,一边压低了声音说:“杨非,今天的训练,你帮我个忙……”
“唔?”杨非正抱着电脑,坐在墙边的长椅上。听到魏心荻话说一半,他纳闷地看着魏心荻。
“小雯她第一天来国家队,可备战的时间很紧了,我想让她试试分组对抗的氛围。但我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很快适应咱们这些专业队员的发球、扣球。我不想让她第一次参与分组对抗,就把自己的信心给打没了,所以……”魏心荻说着,望着杨非。
杨非立刻明白了魏心荻想让他做什么。
“放心,当她换下来的时候,我就喊她来我这里。我看着数据,帮她找准对方的线路和特点。”杨非说,“这……不算对别的队员不公平吧?”
“嗯,不算!”魏心荻冲他笑了笑,便回到了场地旁。
杨非看着场上的十六个队员被分成了两组,一边飞快地把她们的名字一一录入电脑之中,一边默默琢磨着魏心荻的排兵布阵。
夏至、王筱晴、方晗、韩嘉卉、周书遥和袁?无疑是代表主力队员的一组。杨非明白,夏至、王筱晴和袁?在魏心荻的战术体系中是无可替代的强攻“三驾马车”,方晗的网口高度绝对是球队攻防两端的实力体现。而韩嘉卉和周书遥两位老将,则能够为一组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加之全面型且能客串主攻的替补接应熊欣,杨非觉得,显然这套阵容应当是目前这支中国女排的最强阵容了。
而二组这边,宋思敏和莫小雨的组合让杨非感到很新鲜,他也很期待看看莫小雨这个全队年龄最小的选手能够交出怎样的数据。对于老将鹿茗,他很熟悉了,而林嫣、萧潇、顾未央和替补主攻李雪彤等几个年轻队员的特点,杨非也早已经能够如数家珍。杨非也知道,顾未央从去年二队的主力二传、队长,到今年大半年时间都担任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和场上队长,而现在却由于周书遥的归队,她不得不成为替补。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与巨大落差,若放在普通年轻队员身上,很难说会经历一个怎样困难的扭转过程。但看着顾未央在二组这边精神头十足且认认真真全情投入训练的模样,杨非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二传暗暗竖起大拇指。
或许是想让覃默雯能够循序渐进地投入到训练,第一局比赛,魏心荻把她安排在一组这边担纲自由人,而专门把李梦兮放在二组。杨非理解魏心荻的目的,他明白,魏心荻希望让覃默雯可以通过和主力队员的配合,来对自己多积累起一些信心,同时,对立面的攻手整体实力,毕竟也会比一组这边略弱一点。
分组对抗打响了,二组率先发球。
林嫣的发球并非她的强项。她的这一记跳飘球被聚精会神的覃默雯稳稳地上手接起,随即传给了静候在网前的二传周书遥。周书遥之前也没从网上看过覃默雯的比赛视频,覃默雯的上手一传也让她一下子吃了一惊。不过经验丰富的周书遥还是迅速调整着自己的传球节奏,让一组的这次一攻速度整体快了起来。
当夏至接周书遥的平拉开,在四号位扣球得手时,二组的拦网队员都还没有跟得上来呢。
“好球!好球!小雯一传接得漂亮!”魏心荻在场边拍着手,大声鼓励覃默雯道。
杨非也目不转睛地看了这一球的全过程。她真的只是一个大学生球员吗?杨非自言自语道。
不过二组的队员们并没有被这出乎意料的第一球打乱自己的节奏。在老将鹿茗的提醒下,二组队员同样由自由人李梦兮的稳健一传为始,发动了一次高效的一攻。
宋思敏势大力沉的扣球奔着一组后排的空挡就砸了下来。
“我来!”覃默雯高声喊着扑了过去。她觉得自己找准了位置,却没料到宋思敏下手扣球时,手腕加了变化。排球与覃默雯所预判的位置发生了些微的偏差,几乎擦着她的指尖落在了地面。
“嘟!”
担当裁判的助理教练黄润泽吹响了口中的哨子。
“二组得分。”黄润泽喊,“1比1。”
“没关系!”周书遥走过来拍了拍覃默雯的肩膀,“下一个球咱们好好打。”
覃默雯点了点头。
然而,随后的对抗训练对于覃默雯而言,变得越来越艰难。
别说宋思敏和莫小雨的轮番强攻,就连林嫣和萧潇的快球,鹿茗的打吊结合,覃默雯都没有几次成功的防守。
若非一组的整体进攻实力高出一筹,二组在这一局早就可以大比分领先了。
看到与韩嘉卉完成了换人之后还呆呆地站在场边的覃默雯,杨非大声喊着她:“小雯,你来!”
覃默雯这才咬着嘴唇走了过来。
“你知道吧……”杨非指了指怀中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说,“现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来及时统计并分析出每一个运动员的状态和表现。”
覃默雯点了点头,但眼神中还充满了不解。
“小雯你看,”杨非又说,“这都是二组攻手们的进攻路线。比如宋思敏,她扣大斜线的几率比扣小斜线的几率差了不少,而落点分别在这儿、这儿、这儿。如果对方在网前没有形成双人拦网,她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会扣直线球,落点大多集中在这里……”
听着杨非的话,看着杨非那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标示出的二组攻手们的进攻线路、落点,覃默雯一下子全明白了。她如获至宝地拼命默记着杨非给她展示的数据和图示,不一会儿便都看完了。
“这只是第一局的数据,还很不全面。”杨非笑着说,“不过对你来说,我觉得一定会有帮助的。怎么样,有些信心了没?”
“有了!”覃默雯欣喜地说,“谢谢杨指导!”
杨非还是头一回听别人喊他“杨指导”,不由得一愣。
“别别别!小雯,你别这么喊我。”杨非尴尬地摆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毕竟我不是教练,只是数据分析员。呵,还是个实习的……”
“那我……喊您‘杨老师’行吗?”覃默雯问道。
“行啊,那就叫老师!”杨非说,“赶紧回场上吧,小雯,魏指导要换后排副攻了。”
杨非一边看着场上双方队员的表现,一边继续录入着训练数据。他看到,重新回到对抗训练场的覃默雯显然非常信任他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而杨非更发现,覃默雯竟然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把这些数据信息都牢牢地记在脑中,甚至有了她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与此同时,二组的队员们也察觉,重新上场之后的覃默雯防守的取位更明确了,甚至在防守时有了准确度颇高的预判。渐渐地,覃默雯的防守效果越来越好,防守起球率也越来越高。
“嘿!”莫小雨喊着,在三、四号位之间一个很少见的主攻扣球位跳了起来。
“小雯!”杨非不由自主地在椅子上大喊道,“注意防守斜线,关注1号位的落点……”
杨非的话音刚落,覃默雯就发觉莫小雨的扣球果然向着本方1号位的空挡砸落过去。
如果覃默雯身高再多那么十来厘米,她一步就可以赶到那儿。可现在,她只能选择把自己摔出去,做一个大胆的鱼跃救球。
“砰……”
球从覃默雯努力伸出的手上弹了起来。即便身子重重地摔倒了地上,覃默雯还是瞪大了眼睛望着排球飞往网口的方向。
周书遥和方晗同时起跳。
但方晗只是一个做出了逼真假动作的掩护者。
后排跟上的袁?得到了周书遥的传球,她才是真正的进攻者。
“拦网!拦网!”顾未央在网子另一边大声提醒着二组的拦防队员。
但为时已晚。
袁?的扣球重重地落在了场地中。
看到覃默雯从地上刚一爬起来,就被围拢上来的一组其他队友们称赞着、慰问着,杨非的嘴角也不由得露出欢喜的微笑。
第二局对抗以一组的大获全胜告终。局间休息,覃默雯立马跑了过来。
“嗯,第二局的数据在这儿,你看……”杨非说着,调阅着数据给覃默雯。
“杨老师,您的数据分析真的好起作用啊!”覃默雯一边看着电脑,一边感叹地说道。
“数据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够发挥得好,还要靠你扎实的技术支撑啊。对了,小雯,我看你的防守技术那么好,想问问你究竟打了多少年排球啊?”杨非抛出了自己心底的一个疑问。
其实从刚刚看到覃默雯不断地成功防守,杨非就特别好奇。毕竟之前这些年凭借他对国内年轻女排运动员的了解,能够像覃默雯这样拥有着扎实基本功的年轻选手确实越来越少见了。
“我啊,打了十七年排球了。”覃默雯随口说。
“唔……啊?”杨非大吃一惊,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是……七年?”
“哦……是七年室内排球。”覃默雯认真地回答,但随即补充道,“打室内排球之前,我还打了十年的气排球。”
“如此说来,还真是十七年啊!”杨非感叹道。
覃默雯看着杨非,轻轻地点了点头。她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杨非会对她如此简单的运动经历吃那么大的惊。
可她不知道,她的运动经历其实并不简单。
杨非的吃惊就在于,在和覃默雯同龄的23岁年轻排球运动员中,即便是专业选手,能够拥有十七年排球经历的,全国上下还能找到几个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