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史·苏轼传》有云: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公。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第三等。
为什么“入第三等”反而叫“百年第一”呢?难不成第一等,第二等是混饭吃的嘛?哎,还真是。
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就说过:“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一下三等取人,然中选着,亦皆第四等。”也就是说:第一第二等的排名没啥用,相当于一个“安慰奖”罢了,真正有用的是后面的三等,但是通常录用的在第四第五等,第三等基本上没人。
那第三等的概率是有多低呢?从宋朝建立到苏轼这一次制科考试,历史上只有两个人中了第三等一个叫吴育,另一个就叫苏轼。
而且另一个位列第三等的吴育,其实是“第三等——次”。
若把制科考试比作一次抽卡,sr就是第五等,ssr就是第四等,至于第三等嘛,那就是sp+了,就算氪金也拿不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引起全京城轰动。
考官阅卷完毕,王安石把《论制策等第状》交到宋仁宗手上后,宋仁宗又派人把代号“臣”、“毡”二人的试卷呈上来细细过目。他看完试卷后,龙颜大悦,回到后宫脸上依旧是大写的“好心情”。
“夫君,今个儿怎么这么开心?”高皇后看到宋仁宗难得的笑容,心里也暗自高兴,一边问,一边温柔地帮宋仁宗褪下朝服。
“哎呦,我跟你说吼,我之前下诏要开制科考试嘛!嘿,这场考试还真给朝廷捞到了两颗沧海遗珠。我今天呐,可是给以后的皇子皇孙觅得两个宰相咯!”宋仁宗顾不着自己的皇帝威仪,忽略掉自己脱到一半的朝服,就对着高皇后眉飞色舞地说了一大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得知这个成绩后,苏轼也是有意料之外的喜悦。
当时的欧阳修已经踏过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在那个年代算是个小老头了。欧阳修作为苏轼苏辙的伯乐,看到苏家两兄弟皆得制科入等,甚是高兴。成绩放榜的那一天就苏轼苏辙拉着父亲苏洵就来给欧阳修道谢。欧阳修自然也是喜笑颜开,连牙龈都笑得露出来了,“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欧阳修还有一对大耳垂,耳朵跟刘备一样长,说话的时候耳朵就随着下颚的肌肉一动一动的,样子十分滑稽。
事后,苏亦菲采访了苏家三父子。
凡尔赛大师苏东坡先生表示:“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呀。我也没想着有什么高管厚禄,也没想过夺得什么耀人的功名。就是这样,一不小心就侥幸地拿了历史上的全国第一名。”
闷骚美男苏辙由于没有组织好语言,导致脸部太红,不愿意接受采访,只是用简单语言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开心。
苏父苏老泉躺在竹椅上,继续翘着自己的二郎腿,虽然装作没什么大事发生,但忍不住上扬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喜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