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等,听旨。”苏洵一家老老小小男女老少,都纷纷走到门口跪下候旨。
任公公扫视了跪在地上的苏家一眼,这才让旁边的小太监握住玉柄,摊开用天蚕丝制成的明黄色的诏书。
“哇你看!这诏书跟电视剧拍得完全不一样诶!它好长!”苏亦菲跟郑瑜修躲在拐角,两个人没有错过这个现场考古(偷窥)的好时机,所以任公公没有发现他们。
苏亦菲第一次除了在博物馆以外的地方看到圣旨,自然是兴奋不已。“哇!这圣旨原来要由两个小太监才能完全拉开诶!足足有3米长!啧啧啧,这颜色真好看……”
“好啦好啦小声一点,这么激动不怕被发现吗?”郑瑜修摸了摸苏亦菲的脑袋,小声提醒她。由于郑瑜修比较高,所以在拐角的墙边把苏亦菲整只小猫罩在了自己身下。哎,这个角度揉苏亦菲的猫猫头真方便。苏亦菲在看圣旨,郑瑜修则在看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任公公整理好衣帽,把声音拖得老长,以便为后续做好声势的铺垫。
所有人在此刻都屏住呼吸,因为下一句说的就是苏家将要分配的官职。大家都很好奇,皇帝对这家乡下人的寒门弟子态度如何。
“命,眉山苏家,苏洵,为校书郎。”
校书郎,是负责典籍校对,整理文册的郎官。相当于现代的秘书这一职位。虽然官职只有从八品,不能上朝觐见皇帝(宋代一般要五品以上)但这正符合苏洵自恃清高,不愿与官场人员过多交集的性格。再者,苏洵是个大文人,最喜欢的就是工作压力小,没事写写文章。所以听到这个圣旨,心里很是高兴。
“命,眉山苏家,苏轼,为大理寺评事,兼签书凤翔府判官。”
大理寺相当于古代的最高法院,大理寺评事则是负责评论审理案件的官职名。为列正八品。判官,则是中央特派到地方的督察官员职称,判官没有明确的品阶。
可能是皇帝觉得苏轼的策问之道很有实践意义,所以把他下派到地方治理?这个问题,萦绕在苏亦菲的脑海里多年。
苏轼是制试第一人,按道理,接下来走的人生应该是“保送清北,世界五百强纷纷抛来橄榄枝,直接年薪五十万”的节奏啊。可现实就是让他去做个审理案件的小官罢了。不过看样子,苏轼的脸上也没有什么惊愕和不满,依然安安分分地跪在地上。
圣旨还在继续。
“命,眉山苏家,苏辙,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军事推官,也是地方官,负责助理地方军事演练,政治教育。位列从八品。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万岁!”苏家人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并给了任公公一些赏银。任公公收了,银两,这才骑着马车回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