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毒妃,非督公不嫁 > 第022章 调查来的消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言心里揣着灾情的事儿,一夜连做了好几个噩梦。

    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安稳,起身之后,脑袋也昏昏沉沉的。都已经这样了,索性就不睡了。

    她推开房门,想着吹点凉风,能让自己清醒些,却看到走廊里的蜡烛,至今未灭,楼梯那儿还时不时传来人声,她裹紧的衣裳,快步前往查看。

    那道熟悉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裴成蹊:“这些人你们都探查过了?”

    “是,督公。我等今夜赶往端州各大关口,还去各大粮商的粮仓看过了。

    有米,但那些米,仅够一万人过冬口粮。粮仓的守卫说,已经好久没有进米了。”

    “督公,我们探查周边的州县的人,也传回书信了。

    今年收成不好,大家都不好过,他们往端州运粮食,可端州的灾情,半点没有控制,流民不断四溢。

    各路官员怨声载道,都商量着不想给端州运米了。”

    裴成蹊落座后,握起拳头轻轻砸着自己的脑门。“那么多米,会藏哪儿呢?

    安执理也算个有头脑的人,他列出来的这些人和这些位置,居然也一点线索都没有?”

    安言躲在柱子后面,听裴成蹊和属下的对话,心里大概猜了出来。

    裴成蹊在来端州之前,就事先找东厂的人来打探。不仅仅是端州,还有别的地方。

    再看裴成蹊的衣裳都没换,他估摸着一晚上没睡。

    安言知道,裴成蹊虽为阉党,但他对天下万民的拳拳爱护之心,并不比自己的父亲少。

    调查没有结果,裴成蹊心里也不好受。

    安言裹紧衣裳,半挽着头发在脑后,从柱子边走了出来,由暗至明。

    “端州北面多山,境内两条长河,货路四通八达,找起来哪儿那么容易?”

    她穿着男装,也掩盖不住自身女子的婉约秀气,步履款款走下阶梯,脸上带着疲倦而又恬静的笑容,走到裴成蹊身边,为他拂去肩上的碎发。

    裴成蹊好言轻语:“你怎么起来了,天色还早,是不是吵到你休息了?”

    安言缓缓摇头,牵住裴成蹊的袖子,与他一道坐下:“你太着急也不行,我们都对端州人生地不熟的,没办法一下子想到那么多。

    反正,这么多粮食,要藏起来,难。想运出端州关卡,更难。”

    底下站着的东厂太监们,没看出安言和裴成蹊之间,有什么奇怪的男女之情,毕竟任谁都不会想太监和女人之间,能有什么事儿。

    尤其还是丞相家的闺阁小姐,自诩清流,什么时候看得上他们这些阉党?

    所以他们,看向安言的眼神都很微妙。

    他们猜测,裴成蹊碍着丞相的面子,不能直接和安言说重话,安言也不知道安分点,深居简出。

    带她来端州就不错了,一个女人整天事儿那么多。就连他们避开她,在天亮前办正事儿,她都阴魂不散,要来插嘴。

    安言将他们鄙夷的眼神尽收眼底。她不多做解释,一切,今后自有分晓。

    安言坐在裴成蹊方才坐的位置上,拿出她三哥给她的书信,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

    “你们刚才给督公汇报的东西,再给我汇报一遍。”

    没人站出来,气氛冷清,还有人打了一个哈欠,敷衍之意显然。

    裴成蹊微微侧目望去,烛光照进他漆黑的瞳孔,散发出一阵浓重的不满:“你,回话。”

    刚才打哈欠的小太监,只能第一个来了。

    “是。端州各大粮商,都要没米了。最多的,就是一个乔姓巨商。

    他有三大粮仓,各存一百担。就是他限时限市,粮价已然飙了三番。”

    先前和裴成蹊说的时候,他连这商人住哪儿,粮仓位置,都细细报告,能说多少是多少。和安言说话,能说多少是多少……

    安言立即判断:“不对,他肯定还有存粮没拿出来。”

    底下不少太监忍不住笑了。

    回话的那个太监,更是出言不逊:“对对对,安小姐说的都对。

    小人不过一个东厂锦衣使,一夜没睡暗自探访,亲眼所见,比不上安小姐掐着指头算出来的准。”

    东厂这帮太监说话阴阳怪气的功夫,真是和裴成蹊一脉相承。

    他们都是事先赶来端州探查的,只听说裴成蹊一路上把安言带着,并不知道裴成蹊对安言爱护得紧。

    以后要是知道了,他一定会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

    安言嗤笑一声:“你眼见就一定为实了?”

    他不服辩道:“眼见不为实,那什么为实?”

    安言才到端州两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知道啥?

    可安言就是能将小太监糊弄的话,全部理顺,连这个“乔”姓商人,都准确说出名姓来。

    “乔镇三靠买卖粮食,赚的盆满锅满。

    按照他今年缴纳赋税的账目,他大肆收购的粮食,够端州百姓一年吃喝了。

    不仅如此,今年他还让他手下的人,以散户的身份,在周边州县也采购了不少米面。

    他可是用以往两倍的价格买的米,再算上采买签证打点,这一套下来,代价不菲。

    你告诉我,他就是为了翻三番?”

    这太监被安言问的哑口无言,他们都是见过钱的人。

    跨州采买,先不谈路程遥远,光是能从别州官员那里,得到采买的签证,缴纳赋税,还要防别州商人竞争,这一套下来,翻三番的价格,本钱都赚不回来。

    安言又拿出实际的例子告诉他:“十年前那场洪灾,让红薯一夜之间,翻了十番。

    现在都到饿死人的地步了,他就是翻二十,三十番,也该出来赚钱了吧。

    他们还在等什么?”

    安言这话一说出口,底下众人,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

    凭这些商人送上来的赋税账单,就能推断大概买了多少米。而且商人都希望能少缴纳税款,总不至于多缴。

    他们眼见,还真不一定为实。

    安言歪着脑袋,捏了捏自己下巴上的小肉肉,眉头紧锁在认真思索。“他们在等什么?”

    裴成蹊站在一侧,看她专注的样子,唇角勾起一道弧度,那块小软肉,就这么好捏呀?

    安言大概推断出:“他们不现在卖,只有两个可能。要么,他们想宰的是朝廷,要朝廷出钱,或者免税。”

    裴成蹊接过安言的话来讲:“要么,就是有人在背后出了更高的价钱,还有第三只手在背后掌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